[发明专利]一种光伏并网逆变器直流防反检测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58448.6 | 申请日: | 201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3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谭理华;朱泓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宏宝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 |
代理公司: | 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9 | 代理人: | 孙高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并网 逆变器 直流 防反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光伏并网逆变器直流防反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光伏并网逆变器直流防反检测方法,一般采用电压传感器或者通过电阻分压方式来检测直流侧电压,但这些方法存在如下问题和缺点:
采用电压传感器方式来进行直流防反检测,成本过高,会降低企业的竞争优势;如果采用电阻分压来检测直流侧电压,会降低成本,但会使得主电路与控制电路不能安全隔离,降低系统的安全特性。综合上述因数提出的方法,能够可靠检测出直流侧是否反接,既能够降低成本,又能够提高系统的安全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伏并网逆变器直流防反检测系统,该检测系统可以安全可靠检测直流侧是否反接,防止在光伏电池板反接情况下,工作人员误操作所造成的光伏电池板或者逆变器设备损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伏并网逆变器直流防反检测系统,包括光耦、二极管;所述二极管与光耦原边侧的发光二极管同向串联,所述二极管的负极与正母线连接,所述光耦原边侧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负母线连接,所述二极管与正母线之间或发光二极管与负母线之间串联有电阻;光耦副边侧集电极连接控制电源,发射极通过限流电路与控制电源0V端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两端反向并联旁路二极管。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限流电路包括串联于发射极和控制电源的0V端之间的限流电阻。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效果是:一种光伏并网逆变器直流防反检测系统,包括光耦、二极管;所述二极管与光耦原边侧的发光二极管同向串联,所述二极管的负极与正母线连接,所述光耦原边侧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负母线连接,所述二极管与正母线之间或发光二极管与负母线之间串联有电阻;光耦副边侧集电极连接控制电源,发射极通过限流电路与控制电源0V端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两端反向并联旁路二极管。通过光耦将主电路和控制电路隔离,增加了控制电路安全性,当光伏电池板正常连接时,光耦副边侧发射极电压为低电平;当光伏电池板反接时,则光耦副边侧发射极电压为高电平,从而能够让控制系统准确检测出电池板是否反接,并报出相应故障,避免工作人员误操作造成设备或者光伏电池板损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逻辑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一种光伏并网逆变器直流防反检测系统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光伏并网逆变器直流防反检测系统,包括光耦、二极管;所述二极管与光耦原边侧的发光二极管同向串联,所述二极管的负极与正母线连接,所述光耦原边侧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负母线连接,所述二极管与正母线之间或发光二极管与负母线之间串联有电阻;光耦副边侧集电极连接控制电源,发射极通过限流电路与控制电源0V端连接,所述限流电路包括串联于发射极和控制电源的0V端之间的限流电阻,所述发光二极管两端反向并联旁路二极管。
当光伏电池板正常连接时,即负母线接负极,正母线为正极,电阻串一端与负母线负极连接,另一端与光耦原边侧连接,然后再将光耦原边侧通过二极管接至正母线正极,光耦副边侧发射极电压为低电平;而当光伏电池板反接时,即负母线接正极,正母线为负极,电阻串一端与正母线负极连接,一端与光耦原边侧连接,然后再将光耦原边侧通过二极管接至负母线正极,则光耦副边侧发射极电压为高电平,从而能够让控制系统准确检测出电池板是否反接,并报出相应故障。
如图2所示,当直流侧电压超过设定阀值、逆变器尚未运行发电,控制系统会检测光耦发射极电压为高电平还是低电平,如果为低电平,则逆变器可以正常合闸启动;如果处于高电平则会报出相应故障,提示操作人员不进行直流侧合闸操作,以保证发电设备的安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宏宝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宏宝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84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翻页方法以及装置
- 下一篇:神经酰胺产生促进剂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