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取证驾驶员是否故意闯黄灯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557630.X | 申请日: | 2012-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7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 发明(设计)人: | 蒋贤才;汪贝;曾永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黄***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取证 驾驶员 是否 故意 黄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科学,具体涉及一种取证驾驶员是否故意闯黄灯的方法。
背景技术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黄灯亮时,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可以继续通行。”正是基于此,一些地方执法部门将“若黄灯亮时,未越过停车线的机动车仍继续通行”判定为交通违法行为,引起了广泛争议,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是否主观故意闯黄灯成判定难点”。
一些路口没有设置绿灯倒计时,在绿灯向黄灯过渡时也不会闪烁,司机根本无法确定什么时候黄灯会亮,黄灯亮时急刹车又容易造成追尾事故、且存在急刹车也没法使车辆安全停靠在停车线内的情况。因此一律将闯黄灯判定为交通违法行为有失偏颇,没有从人性化的角度来分析此问题。
正是基于此,本方法提出一种“对是否故意闯黄灯驾驶行为”的取证方法,帮助道路交通执法部门人性化执法,同时消除广大驾驶人员的误解并打消一部分驾驶人员的侥幸心理,确保信号交叉口交通运行安全并提高其通行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取证黄灯期间车辆所处位置是否来得及安全停车、从而鉴别驾驶员是否涉嫌故意闯黄灯驾驶行为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取证驾驶员是否故意闯黄灯的方法,包括提示停车标线、交通标志和电子抓拍系统,在停车线后设置一条提示停车标线和一块交通标志,在电子抓拍系统中增设一台取证黄灯期间车辆所处位置的后视摄像机,并在后视摄像机中设置一条虚拟检测线;检视信号交叉口黄灯期间,抓拍或记录,所有通过停车线和虚拟检测线的车辆图片或视频并存储,用于鉴别是否存在故意闯黄灯驾驶行为,电子抓拍系统抓拍所有通过停车线和虚拟检测线的车辆,若一辆车同时出现2张抓拍图片,则可判定其为“故意闯黄灯”;否则,可鉴别其为“非故意闯黄灯”。
本发明还具有如下特征:
1、所述的设置后视摄像机虚拟检测线为:
在距离停车线后方S的地点设置后视摄像机虚拟检测线,以取证检测线后方的车辆是否存在故意闯黄灯的驾驶行为;距离S需满足一定的要求,具体计算如下:
式中S——驾驶员从看见黄灯时间就准备制动到完全停下来的最小距离(m);
v——车辆制动初速度,若是限速道路,取限速值对应下的速度(m/s);
a——车辆减速度,取中间值3.5m/s2(m/s2);
ta——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取1.0(s);
V——车辆运行速度,取限速值(Km/h);
根据各进口路段的限速值和上式确定并设置各进口后视摄像机虚拟检测线的位置。
2、所述的设置停车提示标线和标志为
因驾驶员车头视野存在盲区,车头位于S处的车辆其驾驶员只能看见S′以前的地方;因此,为提示车头位于S处及以后的车辆黄灯期间制动停车,停车提示线需设置在S′处驾驶员才能看见;为便于让驾驶员理解停车提示线的作用,需在停车提示线同一位置路侧设置交通标志进行说明;采用黄色虚线;
车头前盲区距离l,
限速30Km/h以下时,取l=3.0m;
高于30Km/h时,每提高10Km/h车头前盲区距离l增加1.0m;
3、所述的检视信号交叉口黄灯时间设置,
对“非故意闯黄灯”的车辆,其在黄灯期间能否顺利地完全通过停车线取决于黄灯时间设置是否合理,即要求L,见公式(2),需不小于S
L=v×t-La (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76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模组
- 下一篇:一种新型可调节LED色温的灯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