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高精度光机同轴度的光纤准直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56443.X | 申请日: | 201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8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周明宝;周培培;章陆臻;伏恒柯;刘显明;雷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康莱特科技有限公司;江阴恒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30 | 分类号: | G02B27/30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 |
地址: | 225818 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高精度 同轴 光纤 准直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纤准直器,具体是一种具有高精度光机同轴度的光纤准直器,其功能是将来自光纤中的激光束进行扩束、准直,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光纤器件中的关键器件。
背景技术
在光纤器件中,光纤准直器是一种关键器件。传统的光纤准直器,如图1所示,它主要是由光纤及其固定结构、透镜、外围固定件组成,由于外围金属套管、玻璃管之间存在间隙,以及由于光纤纤芯、透镜之间存在材料折射率差异和行为误差等,从透镜出射的激光束与金属管的机械轴是不平行的。因此,在将光纤准直器用于其它光器件时,两个匹配使用的光纤准直器常常需要专业的、工艺复杂的对准过程,这不仅制约了相关光器件的制造效率,同时也是光器件成本高的原因之一。然而在有些场合,例如,在用于光纤旋转连接器中,两个光纤准直器之间是不能进行匹配调节的,这就制约了光纤准直器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高精度光机同轴度的光纤准直器,它使光纤准直器具有互换性、不需要匹配使用,解决了传统光纤准直器的局限性,同时也提高了光器件的制造效率,降低了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高精度光机同轴度的光纤准直器,它由光纤准直器、带有铰链结构的内套管、外套管、固定内外套管的结构组成。
它包括光纤准直器、内套管和外套管,所述光纤准直器设置于内套管后端,所述外套管套装于内套管外侧,所述内套管后端与外套管后端之间设置有铰链,所述外套管前后两端通过胶水与内套管进行固定。
它是在传统的商用光纤准直器基础上通过添加新零件通过调节的手段形成的、光机同轴度的精度得到提升的新的光纤准直器。
内套管和外套管在相对位置调好后要通过焊接、涂敷胶水或机械件的手段进行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具有高精度光机同轴度的光纤准直器,其结构简单,光机同轴度的精度高,光纤准直器的通用性好、具有互换性,不需匹配使用,解决了传统光纤准直器的局限性,也同时提高了光器件的制造效率,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光纤准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具有高精度光机同轴度的光纤准直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光纤准直器1
内套管2
外套管3
铰链4
胶水5。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本发明一种具有高精度光机同轴度的光纤准直器,它包括光纤准直器1、内套管2和外套管3,所述光纤准直器1设置于内套管2后端,所述外套管3套装于内套管2外侧,所述内套管2后端与外套管3后端之间设置有铰链4,所述外套管3前后两端通过胶水5与内套管2进行固定。
所述内套管2有两个作用,一是加长光纤准直器1,二是提供铰链4的旋转支撑,铰链4作为旋转关节,使得内套管2左端上下前后转动光纤准直器1成为可能。
所述内套管2与外套管3之间有间隙,其作用是为内套管2提供调节空间,内套管2通过其上的铰链4可以调整其方向,最终实现提高光机同轴度的目的。
外套管3的作用是作为新的光纤准直器的基准提供给外部应用环境使用。
内套管2与外套管3之间的相对位置调节好之后,通过焊接、涂覆胶水或合适的机械件等手段进行固定。
下面为图2所示的一种具有高精度光机同轴度的光纤准直器的组装工艺:
1、清理所有元器件,不能有尘埃、毛发、杂物或脏污等;
2、在光纤准直器1上均匀涂覆胶水,将内套管2套到光纤准直器1上,使其一端与光纤准直器1金属套管出光端对准,然后固化胶水;
3、如果铰链4是单独结构件,则在内套管2右端套上铰链4并固定;
4、将外套管3慢慢套到内套管2上,使其一端与光纤准直器1金属套管出光端对准;
5、通过各种方法调节内套管2的方位,直至光机同轴度的精度符合要求;
6、通过焊接、涂覆胶水或合适的机械件等手段,将调好位置的内套管2固定在外套管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康莱特科技有限公司;江阴恒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康莱特科技有限公司;江阴恒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64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信设备、通信系统和控制通信设备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农业大棚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