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鱼油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555916.4 | 申请日: | 2012-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2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辉;涂宗财;刘光宪;张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 主分类号: | A23D9/04 | 分类号: | A23D9/04 |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36111 | 代理人: | 刘凌峰 |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油 纳米 脂质体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油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鱼油富含α-亚麻酸(C18:3n-3)、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ω-3型多不饱和脂肪酸,临床研究已经证实ω-3型脂肪酸有促进大脑发育、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抗炎抗肿瘤等生理作用,所以鱼油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功能食品。然而,由于ω-3型脂肪酸极易发生氧化,这给它的功能性作用带来了较大影响。运用微胶囊化技术能够有效提高鱼油的氧化稳定性和贮藏时间,同时微胶囊的缓释作用可以提高其消化吸收利用率。
脂质体是微胶囊技术向纵深的发展,通常指由磷脂构成的双层膜球形小泡,可以包埋亲水性、亲脂性或两亲性的药物、营养因子。作为一种载体,其优点有(1)可以同时包埋亲水性和疏水性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性较好;(2)主要壁材磷脂是生物膜的组成成分之一,生物相容性好,毒性小,安全性高;(3)能够保护被包埋物质,并起到缓释作用。目前尚没有关于鱼油纳米脂质体的报道,传统的脂质体制备方法或多或少存在产品粒径较大、稳定性差、有毒有害溶剂残留、难于实现工业化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鱼油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它具有工艺简单,生产的脂质体安全稳定的优点。
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它包括它由以下所述重量份数的原材料制成:鱼油2份、磷脂10-20份、胆固醇2-5份,表面活性剂1-4份;所述鱼油主要脂肪酸组成为(油酸16.8%、EPA19.9%、DHA11.8%);所述磷脂为大豆磷脂、蛋黄卵磷脂及其它合成磷脂;所述表面活性剂选用Tween-20、Tween-80、Span或胆盐中的一种或几种;其制备方法为:按重量取鱼油2份、磷脂10-20份、胆固醇2-5份,表面活性剂1-4份,按1克磷脂溶于10mL-30mL乙醇的比例将上述成分溶于乙醇,用注射器将其注入到pH6.5-7.0的磷酸缓冲液中,按一份鱼油加入100-500份磷酸缓冲液的比例形成混悬液;将混悬液在40-60℃水浴真空旋转蒸发除去乙醇,然后经过动态高压微射流均质机在100MPa-160MPa压力下处理1-3次。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1、产品食用安全性高,加工工艺避免了有毒有害试剂的使用;2、得到了粒径更小更均匀、包封率更高、稳定性更好的纳米脂质体,用本发明提供的组分和方法制备的鱼油纳米脂质体平均粒径小而均匀,分布范围主要在50nm-200nm,包封率在70%以上;3、本方法的生产工艺简单、容易实现工业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阐述,
实施例一,其工艺步骤为:
1、称取鱼油0.5118克,大豆磷脂2.712克,胆固醇0.6805克和0.2691克Tween-80溶于60mL乙醇;
2、用注射器将上述溶液快速注入到200mLpH6.5-7.0的磷酸缓冲液中形成混悬液,然后将混悬液在50℃水浴真空旋转蒸发除去乙醇;
3、将上述混悬液用动态高压微射流均质机在160MPa压力下处理2次,即得到乳白色的鱼油纳米脂质体。
测得鱼油纳米脂质体的包封率为77.1%,平均粒径128nm,多分散指数0.258,zeta电位-20.69mV;脂质体在4℃条件下储存2个月后,包封率为72.9%,平均粒径136nm,多分散指数0.327,zeta电位-20.11mV。
实施例二,其工艺步骤为:
1、称取鱼油0.4209克,大豆磷脂2.979克,胆固醇0.7682克和0.4158克Tween-80溶于50mL乙醇;
2、用注射器将上述溶液快速注入到200mLpH6.5-7.0的磷酸缓冲液中形成混悬液,然后将混悬液在40℃水浴真空旋转蒸发除去乙醇;
3、将上述混悬液用动态高压微射流均质机在140MPa压力下处理3次,即得到乳白色的鱼油纳米脂质体。
测得鱼油纳米脂质体的包封率为75.6%,平均粒径127nm,多分散指数0.256,zeta电位-23.10mV;脂质体在4℃条件下储存2个月后,包封率为71.5%,平均粒径145nm,多分散指数0.342,zeta电位-22.87mV。
用本方法制备的鱼油纳米脂质体粒度分布均匀,主要集中在50nm-200nm,包封率在70%以上,稳定性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59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