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服务器端触屏控制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55909.4 | 申请日: | 201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4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孙杰;缪鸿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238 | 分类号: | H04N21/238;H04N21/438;G06F3/0488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徐宏;吴彦峰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服务器端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数据传输领域,尤其是涉及服务器端与终端网络数据的一种服务器端触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多屏互动指的是,基于DLNA协议或闪联协议,通过WIFI网络连接,在不同多媒体终端上,如常见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智能终端设备如手机,PAD,TV等之间,可进行多媒体(音频,视频,图片)内容的传输,解析,展示,控制等一系列操作,可以在不同平台设备上同时共享展示内容,丰富用户的多媒体生活。简单的说,就是几种设备的屏幕,通过专门的连接设备就可以互相连接转换。比如手机上的电影可以在电视上播放,平板上的图片可以在电视上分享,电脑的内容可以投影到电视上。
目前各大厂商主推的智能电视所实现的电视端与手机/PAD端的多屏互动功能,一般为如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在手机上直接观看网络视频;第二种情况是手机作为机顶盒,通过USB或HDMI连接到电视上观看网络视频;第三种情况是手机作为遥控器,在手机上点播内容,推送到电视上播放。但是,目前尚不存在一种直观简洁的操作办法,能让电视端UI,与手机/PAD端UI,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同步,即可见即可得。由此,用户在手机/PAD端进行多屏互动操作时,总存在不直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以手机或PAD上建立终端,在电视上建立服务器端的形式的一种服务器端触屏控制方法及装置,在多屏互动操作时,通过服务器端数据收发模块与终端数据收发模块双向通讯实现电视机与手机或PAD终端建立双向连接,并通过服务器端数据收发模块、服务器端截图模块、服务器端触屏、终端数据收发模块、终端处理模块、终端触屏的配合完成终端与服务器端之间触屏控制的目的,为用户提供一直直观、简便的操作方式。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服务器端触屏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1:终端数据收发模块发送互动请求报文,服务器端数据收发模块解析并验证互动请求报文格式及内容的正确性并反馈应答信号至终端数据收发模块,终端数据收发模块与服务器端数据收发模块建立双向连接;
步骤2:服务器端截图模块对服务器触屏进行UI截图并通过服务器端数据收发模块、终端数据收发模块将UI截图发送至终端处理模块;终端处理模块将接收到UI截图进行数据解析并在终端触屏进行图像显示;
步骤3:终端处理模块通过接收终端触屏控制命令及响应坐标,并将响应坐标及命令转换为服务器端触屏对应的坐标及控制命令,通过终端数据收发模块、服务器端数据收发模块后,服务器端截图模块接收终端处理模块输出信号进行解析并通过服务器触屏进行显示。
所述步骤1中终端数据收发模块与服务器端数据收发模块建立双向连接具体过程是:终端数据收发模块通过互动请求报文中的通过第2位与多个服务器端数据收发模块的ID号进行判断,若ID号能匹配,则建立双向数据通讯,否则不建立数据通讯。
步骤2中终端处理模块将接收到UI截图进行数据解析并在终端触屏进行图像显示具体步骤是:
根据公式(1)将服务器端处理模块发送的UI截图进行处理后还原为终端触屏显示的UI图像并显示在终端触屏上,Z为终端触屏尺寸:
Z=A*Zf (1)
其中A表示分辨率,Zf服务器端触屏尺寸,其根据公式(2)得到:
A=M/N (1)
终端触屏尺寸为M,服务器端触屏尺寸为N。
所述步骤3中终端处理模块通过接收终端触屏响应坐标(XZ,YZ)将响应坐标转换为服务器端触屏对应的坐标(X,Y)具体过程是:通过公式(3)、(4)计算将终端处理模块获取的终端触屏响应坐标转换为服务器端触屏的对应坐标,
X= XZ/A (3)
Y= YZ/A (4)
其中所述A通过公式(2)可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59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