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吸附滤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55413.7 | 申请日: | 201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8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彭志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10 | 分类号: | B01J20/10;B01J20/30;C02F1/28;C02F1/58;C02F1/6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1111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吸附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处理工艺中的生物滤料的制作技术,特别是一种复合吸附滤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滤料是曝气生物滤池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选用不同的滤料对曝气生物滤池的处理效果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在正常生长环境下,微生物表面带有负电荷,如果滤料表面带正电荷,这将使微生物在滤料表面的附着、固定过程更易进行。滤料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利于细菌在其表面附着、固定,粗糙的表面增加了细菌与滤料间的有效接触面积,比表面积形成的孔洞、裂缝等对已附着扥细菌起到屏蔽保护,使其免受水力剪切的冲刷作用。因此作为微生物载体的滤料的各种特性决定了曝气生物滤池能否高效运行,能否在水处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曝气生物滤池滤料主要有无机滤料与有机高分子滤料两大类。常用的无机滤料有陶粒、焦炭、石英砂、活性炭、膨胀硅铝酸盐等;有机高分子滤料主要有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等。石英砂作为常用的无机滤料由于密度大,比表面积小、孔隙率小,当污水流经滤层时阻力很大,生物量少,因此滤池处理负荷不高,水头损失大,作为曝气生物滤池的滤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机高分子滤料与微生物间的相容性较差,所以挂膜时生物量较少,易脱落,处理效果并不理想且价格昂贵。因此,国内外目前都在研究相应的复合滤料来代替单一的滤料,但通常需要500~600℃的高温烧结才能使之成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煅烧、对磷等营养物质有吸附能力强的复合免烧吸附滤料的制备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复合吸附滤料的制备方法,以钢铁废渣、回收粉、石灰、水泥以及水为原料,混合均匀,搅拌成面团状,再将混合物搓成小球状,覆上纱布浇水,保持小球湿润,养护后,制备的复合吸附滤料。
1、一种复合吸附滤料的制备方法,其主要步骤包括:
1.1、钢铁废渣用球磨装置粉碎;
1.2、将粉碎的钢铁废渣在鼓风干燥烘箱设备中烘干至恒重备用;
1.3、将干燥至恒重的钢铁废渣从鼓风干燥烘箱设备中取出,用振动筛分装置进行粒径筛选;
1.4、将筛分后的钢铁废渣依次加入回收粉、石灰、水泥、水,充分混合、搅拌,成面团状;
1.5、将混合物搓成球形;
1.6、将搓成的球形混合物覆上纱布浇水,保持小球湿润,养护,得到复合吸附滤料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吸附滤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2中钢铁废渣经粉碎筛细,烘干温度为100℃~110℃,烘干时间为20-30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吸附滤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3中选用筛子孔径为50目、100目、200目或者400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吸附滤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4中原料组分按质量百分比计为:钢铁废渣30%-40%、回收粉30%-40%、石灰3%-5%、水泥8%-9%、其余组分为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吸附滤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5中制备成的球形粒径为3mm~5mm。
本发明的原理是:钢铁废渣在目前的研究中对于磷等营养物质有很好的吸附作用,且容易吸附溶液中的重金属阳离子,还可以通过离子交换、还原作用、化学沉淀作用等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
1、所用原料为废弃物;
2、不需要高温活化和烧结,不消耗煤炭、电力等能源;
3、在水中沉降速度快,便于分离;
4、对无机离子有一定的吸附作用,而对重金属离子则具有显著的去除效果;
5、滤料疏松多孔、比表面积大、强的吸附能力。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各实施例工艺流程如附图1所示。
实施例1
(1)将从钢厂运来的钢铁废渣经新西兰Rocklabs的小型矿石样品破碎机(BOYD)球磨仪粉碎筛细,过200目筛;
(2)将钢铁废渣样品在电热鼓风干燥烘箱中烘干20小时,烘干温度100℃;
(3)将烘干至恒重的钢铁废渣350g,回收粉350g、石灰30g、水泥90g、水180g,混合均匀;
(4)待样品充分混合、搅拌,成面团状后,每次取少量搓成小球,粒径为5mm;
(5)将全部试样搓成小球后,覆上纱布浇水,保持小球湿润,养护4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54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棘孢肽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下一篇:一种与手指曲线贴合的纹身手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