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推力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55234.3 | 申请日: | 201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3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陶诗凯;李萌;黄衍福;刘凤;段马利;王瑞霄;王宇鹏;于兴胜;何莎莎;罗西超;李如学;聂海滨;聂洁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北京石油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F16C19/54 | 分类号: | F16C19/54;F16C33/5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关文魁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推力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推力轴承。
背景技术
在石油钻井领域,井下动力工具与钻头、钻铤等组成井底钻具组合,位于整个钻柱的最底层,直接为钻头提供破岩动力,可以有效的提高机械钻进速度,实现定向造斜功能。推力轴承是井下动力钻具的关键部件之一,承载钻柱载荷、水力负荷和破岩时冲击载荷,推力轴承的使用寿命和承载能力影响整个井下动力工具的性能。井下动力工具在钻井作业时为了提高井眼通过能力、定向造斜率,对工具的长度常有严格的限制。目前,井下动力工具使用的普通四点角接触球轴承多采用球轴承多排串联的型。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现有采用球轴承多排串联的普通四点角接触球轴承,不仅各排的承载力不均匀,而且轴承的结构尺寸较大,因此推力轴承的使用寿命和适用性都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推力轴承,是一种紧凑结构的并联型推力轴承,满足井下动力工具的使用要求。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推力轴承,所述推力轴承包括:轴承左端圈、大推力轴承、大圆锥套筒、小圆锥套筒、小推力轴承和轴承右端圈,所述大圆锥套筒具有内锥面和大圆锥延伸筒,所述小圆锥套筒具有外锥面和小圆锥延伸筒;所述轴承左端圈和所述轴承右端圈分别设置在所述推力轴承的两端,所述大圆锥套筒在所述内锥面处与所述小圆锥套筒的所述外锥面相配合设置;所述大推力轴承套设在所述小圆锥延伸筒外,所述大推力轴承的两端分别顶靠所述轴承左端圈的端面和所述大圆锥套筒的端面设置;所述小推力轴承套设在所述大圆锥延伸筒内,所述小推力轴承的两端分别顶靠所述小圆锥套筒的端面和所述轴承右端圈的端面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大推力轴承与所述小圆锥延伸筒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小推力轴承与所述大圆锥延伸筒之间为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于,所述轴承左端圈的内端面与所述小圆锥套筒在所述小圆锥延伸筒端的端面之间相互抵靠设置,所述轴承右端圈的内端面与所述大圆锥套筒在所述大圆锥延伸筒端的端面之间相互抵靠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大圆锥套筒与所述小圆锥套筒之间为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大推力轴承为圆柱滚子推力轴承、推力球轴承、圆锥滚子推力轴承和滚针轴承中的任一一种。
进一步地于,所述小推力轴承为圆柱滚子推力轴承、推力球轴承、圆锥滚子推力轴承和滚针轴承中的任一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内锥面为内圆锥型面,所述外锥面为外圆锥型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该推力轴承中设置并联的大推力轴承和大圆锥套筒以及小圆锥套筒和小推力轴承,使得该推力轴承紧凑结构,且并联的形式实现了载荷的均匀分布,有效降低每个轴承零件的载荷,提高承载能力,延长使用寿命,并节省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推力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推力轴承中大圆锥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推力轴承中小圆锥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推力轴承在串联使用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推力轴承,请结合参见图1、图2和图3,该推力轴承包括:轴承左端圈1、大推力轴承2、大圆锥套筒3、小圆锥套筒4、小推力轴承5和轴承右端圈6。其中,大圆锥套筒3具有内锥面31和大圆锥延伸筒32,小圆锥套筒4具有外锥面41和小圆锥延伸筒42。优选地,内锥面31为内圆锥型面,外锥面41为外圆锥型面。作为其他的实施方式,内锥面31和外锥面41也可以是其他形式能够实现截面积改变的型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北京石油机械厂,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北京石油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52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恶意消息云检测方法和服务器
- 下一篇:一种带落料孔的新型槽箱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