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蜂窝网络和WLAN间的无缝切换方法、装置及客户端在审
申请号: | 201210554883.1 | 申请日: | 201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9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马云飞;乔琳;王志明;石勇;高羽;孙雅明;宋志刚;王帆;赵良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36/14 | 分类号: | H04W36/14;H04W36/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郭振兴;丛芳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蜂窝 网络 wlan 无缝 切换 方法 装置 客户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网络中的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蜂窝网络和WLAN间的无缝切换方法、装置及客户端。
背景技术
目前的网络建设中,蜂窝网部署的规模非常宏大,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简称WLAN)建设也略有所成,WLAN网络较蜂窝网络能够给用户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而现网目前的使用情况是蜂窝网小区业务水平高而WLAN业务水平低,因此在蜂窝网网络较忙而WLAN网络相对清闲的情况下,有必要充分挖掘WLAN网络,将用户从蜂窝网络中切换至WLAN网络中,降低蜂窝网网络负载,提高WLAN的利用率。
在传统技术中,主要是通过用户手动操作实现蜂窝网络和WLAN网络的互换,即用户开启终端WLAN搜索,搜索到相应的WLAN信号后再手动完成WLAN的接入认证操作,这种方式需要用户手动完成WLAN网络的切换,操作繁琐,无法体现网络侧的切换策略。
发明内容
针对传统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蜂窝网络和WLAN间的无缝切换方法、装置及客户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蜂窝网络和WLAN间的无缝切换方法,包括:
获取终端上报的终端位置信息,查询关联数据库获取各WLAN热点的热点位置信息,根据所述终端位置信息和各所述WLAN热点的热点位置信息,计算所述终端与各所述WLAN热点之间的距离最小值;
判断所述距离最小值是否小于预设距离门限值;
若小于所述预设距离门限值则判断所述距离最小值对应的WLAN热点的策略状态是否为允许所述终端接入;
若所述WLAN热点的策略状态为允许所述终端接入,则下发切换策略信息至所述终端,所述切换策略信息包括允许所述终端接入的所述WLAN热点信息,以供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切换策略信息开启WLAN搜索,接入所述WLAN热点,完成从蜂窝网到WLAN的切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蜂窝网络和WLAN间的无缝切换方法,包括:
监听终端的业务数据连接状态,获取所述终端的业务数据连接状态被激活时,所述终端在当前蜂窝网小区中的滞留时间;
判断所述滞留时间是否大于预设滞留时间;
若大于预设滞留时间则上报终端位置信息至服务器,以供所述服务器启动蜂窝网络和WLAN间的无缝切换操作;
获取服务器下发的切换策略信息,根据所述切换策略信息,开启WLAN搜索,断开蜂窝网数据连接,接入WLAN热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蜂窝网络和WLAN间的无缝切换装置,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获取终端上报的终端位置信息,查询关联数据库获取各WLAN热点的热点位置信息,根据所述终端位置信息和各所述WLAN热点的热点位置信息,计算所述终端与各所述WLAN热点之间的距离最小值;
距离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距离最小值是否小于预设距离门限值;
WLAN策略状态判断模块,用于若小于所述预设距离门限值,判断所述距离最小值对应的WLAN热点的策略状态是否为允许所述终端接入;
下发模块,用于若所述WLAN热点的策略状态为允许所述终端接入,下发切换策略信息至所述终端,所述切换策略信息包括允许所述终端接入的所述WLAN热点信息,以供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切换策略信息开启WLAN搜索,接入所述WLAN热点,完成从蜂窝网到WLAN的切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蜂窝网络和WLAN间的无缝切换客户端,包括:
监听模块,用于监听终端的业务数据连接状态,获取所述终端的业务数据连接状态被激活时,所述终端在当前蜂窝网小区中的滞留时间;
滞留时间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滞留时间是否大于预设滞留时间,若大于预设滞留时间则通知上报模块;
上报模块,用于上报终端位置信息至服务器,以供所述服务器启动蜂窝网络和WLAN间的无缝切换操作;
切换模块,用于获取服务器下发的切换策略信息,根据所述切换策略信息,开启WLAN搜索,断开蜂窝网数据连接,接入WLAN热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48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栅传送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环保车用保暖坐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