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ED驱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54794.7 | 申请日: | 201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2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徐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王波波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驱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电路,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LED(发光二极管)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LED照明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大屏幕电视和显示器中。在这些应用中,LED通常成串安装在屏幕的边缘或者背后,以给屏幕提供照明。典型地,一串LED串可能包括100个或者更多个串联连接的LED。
图1为现有LED驱动系统10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LED驱动系统10通过一个LED驱动器驱动n个LED串,n为所需的LED串个数,如n=6。所述LED驱动器采用线性电流源来平衡不同LED串之间电流。所述LED驱动器包括功率级,提供输出电压以驱动LED串15_1、15_2、……15_n。每个LED串15_i各自与相应的开关16_i和相应的电阻17_i串联耦接在功率级和参考地之间,其中i为1至n之间的整数。所述功率级包括如图1所示耦接的电感11、二极管12、开关管13和输出电容14。所述LED驱动器还包括控制开关管13运行于开关模式(通断模式)的控制器18。通过上述控制,每个LED串被调节至所需的运行模式。
但是,上述LED驱动系统10中,由于开关16_1至16_n运行于线性模式,给大面板应用带来了热问题和长时间运行的稳定性问题。
图2为另一现有LED驱动系统20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LED驱动系统20通过n个LED驱动器驱动n个LED串,n为自然数。图2所示LED驱动系统20的效率高于图1所示LED驱动系统10,但图2所示LED驱动系统20需要多个电感和控制器,这增加了成本。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LED驱动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LED驱动系统,包括:输入端口,接收输入信号;开关节点,提供开关信号;储能元件,耦接在输入端口和开关节点之间;主功率开关,耦接在开关节点和参考地之间;并联耦接的n路输出,n为自然数,其中每一路输出均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串联耦接在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之间的输出功率开关、二极管和LED串,以及与LED串并联耦接的电容,所述每一路输出的第一端子均耦接至开关节点,所述每一路输出的第二端子均耦接至参考地;控制器,提供控制信号以控制主功率开关和每一路输出的输出功率开关。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LED驱动系统,包括:输入端口,接收输入信号;功率变换器,包括运行于开关模式的主功率开关,所述功率变换器耦接至输入端口接收输入信号,并基于主功率开关的导通/断开,所述功率变换器产生驱动信号;n路输出,所述n路输出彼此之间并联耦接,形成共同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n为自然数,其中所述第一端子耦接至功率变换器接收驱动信号,每一路输出包括:串联耦接在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之间的LED串和输出功率开关以及与相应LED串并联耦接的电容;采样电阻,耦接在所述第二端子和参考地之间,所述采用电阻产生表征流过LED串电流的电流采样信号;以及控制器,耦接至采样电阻接收电流采样信号,并基于电流采样信号产生控制信号,控制主功率开关和输出功率开关运行于开关状态,以平衡流过各个LED串之间的电流。
根据本发明各方面的上述LED驱动系统,可以高效率地均衡发光二极管串之间的电流,并且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LED驱动系统10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现有LED驱动系统20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LED驱动系统100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实施例LED驱动系统100在采用第一种控制方式时主功率开关(G102)和n路输出的输出功率开关的控制信号(G103_1、G103_2、G103_3)以及电感电流(IL)的时序波形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实施例LED驱动系统100在采用第二种控制方式时主功率开关(G102)和n路输出的输出功率开关的控制信号(G103_1、G103_2、G103_3)以及电感电流(IL)的时序波形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LED驱动系统200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LED驱动系统300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47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