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胃肠冷痛灵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54510.4 | 申请日: | 2012-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5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鲜丹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鲜丹科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2 | 分类号: | A61K36/9062;A61K9/16;A61K9/20;A61P1/00;A61P1/04;A61K31/4418;A61K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9600 重庆市彭水***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胃肠 冷痛灵 | ||
技术领域:中医传统药丸(药散)是纯中药制剂,胃肠冷痛灵是中医传统药丸(药散)生产的技术革命,是根据现代冷敏性肠胃炎、水土不和综合征、食物伤胃、胃肠神经官能症等病证;以腹部冷痛、不发热、吐泻或无吐泻等寒实证为特征的冷敏性肠胃炎、水土不和综合征、食物伤胃、胃肠神经官能症等病证;以腹部冷痛、不发热、吐泻或无吐泻等寒实证为特征的病因病理,用具有温胃驱寒、解痉止痛、行气活血、消食化积、止吐泻的中西药配伍生产、既保持了中医传统药文化的习惯,又能防治上述疾病。适应患有以上疾病的人群服用,在国内属于独家首创。
背景技术:目前,公知的现代冷敏性肠胃炎、水土不和综合征、食物伤胃、胃肠神经官能症等病证;以腹部冷痛、不发热、吐泻或无吐泻等寒实证为特征的冷敏性肠胃炎、水土不和综合征、食物伤胃、胃肠神经官能症等病证;以腹部冷痛、不发热、吐泻或无吐泻等寒实证为特征的病因病理是:1、病人免疫反应抑制功能缺陷或低下,免疫反应功能增强,对环境变化或新物质(包括食物)产生超敏反应,导致呕吐或干呕。2、病人体内缺钙或钙浓度不够,不能稳定免疫系统和平滑肌或神经的正常兴奋性,导致应激性(反应性)吐泻或者腹痛。3、B族维生素缺乏,不能维持神经与肌肉的正常兴奋性,出现吐泻或者腹痛。4、目前还没有研制出防治上述病证有效的商品药上市,故而急需研制一种防治上述疾病的新型专用药来防治上述病证。
发明内容:胃肠冷痛灵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根据现代冷敏性肠胃炎、水土不和综合征、食物伤胃、胃肠神经官能症等病证;以腹部冷痛、不发热、吐泻或无吐泻等寒实证为特征的冷敏性肠胃炎、水土不和综合征、食物伤胃、胃肠神经官能症等病证;以腹部冷痛、不发热、吐泻或无吐泻等寒实证为特征的生理病理,和《鲜丹科秘方特色疗法》的临床经验,选用延胡索、吴茱萸、高良姜、香樟木、乳香、没药、乌药、木姜子、甘草、654-2、双氯灭痛、赛庚啶、维生素B1、碳酸氢钠合计14种中西药组成。
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现代化机械生产药丸(颗粒)技术生产,既保存了中医传统药文化的习惯,又体现出现代化机械制药的新技术特征。
剂型与包装:1、药丸包装为成人包装:5克x12小袋/包2、颗粒包装分别为成人包装:5克x20小袋/包儿童包装:1.5克x20小袋/包。
用法与用量:1、成人包装:13-71岁者1次服用1小袋;10-13岁或71岁以上者2小袋3次分服,7-10岁者1次二分之一小袋,5-7岁者1次三分之一小袋。2、儿童包装:3-5岁者1次1小袋,1-3岁者1次二分之一小袋,6个月-1岁者1次三分之一小袋,3-6个月者1次四分之一小袋,1-3个月者1次五分之一小袋,新生儿六分之一小袋。
注意事项:1.以上为常规剂量,均用温开水吞服或冲服,每天3次,如属阳虚寒实证者与虚寒灵药物配合使用可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疗程。无糖尿病者可以加食用食糖调味,特殊情况尊医嘱。2、毒副作用暂未发现。3、发热病人禁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鲜丹科,未经鲜丹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45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