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层群下行式开采下部煤层的停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54489.8 | 申请日: | 201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6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郭金刚;贺海泉;郭万忠;朱仲希;刘文;王成;纪润清;马占元;陆梅;陈文云;黄忠亮;刁春光;樊建平;张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41/16 | 分类号: | E21C41/16;E21D19/00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7003***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层 下行 开采 下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煤层群下行式开采下部煤层的停采方法。
背景技术
开采近水平及缓斜煤层群时,通常采用下行式开采顺序,因为下行式开采简单,对下层煤影响小,有利于下层煤的开采和巷道维护。但是当煤层间距较小时,上层煤开采后形成的支承压力可能传递到下层煤中,同时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煤岩体内的应力绝对值就越大,冲击地压发生的频次和强度也越大。因此上层煤开采后形成的支承压力和开采深度的增加产生的应力对下部层煤的停采带来很大的影响,分析常规的停采工艺存在以下几点缺陷:(1)在停采刷大过程中,由于上覆煤层支承压力和煤岩体内的应力及超前应力的影响,顶板极易离层,严重时发生漏顶事故,难以控制。(2)停采工艺适应性差,针对相对复杂的地理因素难以保证支护质量。(3)停采过程中,机道作业人员多,时间长,安全隐患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目前下行式开采下部煤层工艺中存在的顶板易离层、支护质量差的缺陷,提供一种煤层群下行式开采下部煤层的停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煤层群下行式开采下部煤层的停采方法,包括步骤:
(1)当工作面煤壁至停采线30m时,开始调整工作面,沿煤层顶、底板开采,将工作面调直、调平,使工作面坡度一致并使采高控制在2.4-2.5米;
(2)工作面距停采线11m范围内铺设双层菱形金属网,有效的控制了煤层群下行式开采下部煤层的顶板破碎难以支护的情况。
(3)工作面停采后支架主梁上顶板用两排工字钢呈迈步式加强顶板支护,支架顶梁下面紧贴座箱支设φ≥0.18米木点柱两根;机道顶板采用两排锚索、三排锚栓并结合斜挑梁配合液压单体联合支护,有效的控制了煤层群下行式开采下部煤层在由于上覆煤层支承压力和煤岩体内的应力及超前应力的影响,顶板极易离层的情况。
本发明针对煤层群下行式开采下部煤层停采时受到上覆煤层支承应力和煤岩体内的应力作用以及复合型顶板的难以管理和控制此停采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和改进。本发明的停采方法简单,具有良好的针对性和稳定性,相对常规停采方案对停采区域的顶板管理得到了良好的保证和决定性的控制,同时有很强的适应性,在各种复杂的地质条件下可得到很好的推广与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停采支护平面图。
图2为停采支护断面图(图1的A-A剖面图)。
图中,1-金属网,2-工字钢,3-木点柱,4-锚索,5-锚栓,6-墩柱,7-单体柱。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煤层群下行式开采下部煤层的停采方法,包括步骤:
(1)当工作面煤壁至停采线30m时,开始调整工作面,沿煤层顶、底板开采,将工作面调直、调平,使工作面坡度一致并使采高控制在2.4-2.5米;
(2)工作面距停采线11m范围内铺设双层菱形金属网(1);
(3)工作面停采后支架主梁上顶板用两排工字钢(2)呈迈步式加强顶板支护,支架顶梁下面紧贴座箱支设φ≥0.18米木点柱3两根;机道顶板采用两排锚索(4)、三排锚栓(5)并结合斜挑梁配合液压单体联合支护。
下面以大同煤矿集团晋华宫矿301盘区煤层群为例对本发明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做具体说明。
301盘区为近水平煤层群,由上至下主要分为7#层、10#层、12#层、12-3#层,其层间距分别为61.02m、38.07m、26.79m。采用下行式开采顺序,7#层、10#层、12#层均已采空。现开采12-3#层,开采平均深度为308.55m,与上覆12#层层间距仅为26.79m。上覆12#层开采后形成的支承压力传递到12-3#层煤中,对12-3#层的停采带来极大的影响。同时12-3#层为复合型煤层,顶板极难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44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切换装置的鼠标及其切换装置
- 下一篇:现浇发泡外墙外保温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