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湿热内蕴便秘的中草药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54433.2 | 申请日: | 201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4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继元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8415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湿热 内蕴 便秘 中草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来源于植物的混制品,更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湿热内蕴便秘的中草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便秘症在临床中一般分胃肠、肺、肾三种类型。这里的湿热内蕴便秘是因痰阻风邪、湿热郁结,皆能导致肝火犯肺引发液枯肠燥、大便秘结。该病在现代医学中应该属急性肝炎,故症见大便秘结、小便黄少、巩膜发黄、不思饮食。传统中医以清热除湿、敛肝健胃为治则,症状基本能控制或痊愈。但由于目前急性肝炎是有传染性的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因此,此法治疗有待进一步在实践中检验证明。为弘扬中药文化,传承中医国粹,如何开发一种见效快的民间验方,并有明显治疗效果的中草药是广大患者的需求。本发明正是以此为目的,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开发而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治疗湿热内蕴便秘的中草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治疗湿热内蕴便秘的中草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比例的药物组成:
茵陈25-30份;制大黄15-20份;枯黄芩25-35份;白术25-35份:茯苓30-40份;猪苓20-30份;泽泻20-30份;柴胡20-30份;山楂30-40份;谷芽25-35份。加水1600份,烧开后,文火熬煮20-30分钟,过滤下收取上清液;熬煮3次,将3次熬取的的上清液装瓶混合均匀后高温灭菌,备用。
优选的,所述的治疗湿热内蕴便秘的中草药的最佳配方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制成:茵陈30份;制大黄20份;枯黄芩35份;白术35份:茯苓40份;猪苓30份;泽泻30份;柴胡30份;山楂40份;谷芽35份。加水1600份,熬煮3次,过滤回收,取汁,分装瓶后高温灭菌,待用。
本发明的配伍思想:本方剂以茵陈为君;以制大黄、枯黄芩为臣;以白术、茯苓、猪苓为佐;以泽泻、柴胡、山楂、谷芽为使。
配方中各原料的作用
茵陈:为菊科植物茵陈蒿的幼嫩茎叶。性味与归经:性苦辛,凉。归入肝、脾、膀胱经。功能与主治:清热利湿。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风痒疮疥。配栀子、大黄治阳黄;配附子、干姜治阴黄。
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根茎。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胃、大肠、肝经。功能与主治: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治实热便秘,谵语发托,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癥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溲亦,痈疡肿毒,疔疮,汤火伤。治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
枯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性味与归经:苦,寒。归入心、肺、胆、大肠经。功能与主治: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治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热淋,吐、衄、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疔疮。
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性味与归经:苦甘,温。归入脾、胃经。功能与主治:补脾,益胃,燥湿,和中,安胎。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气不安。
茯苓: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的干燥菌核。性味与归经:甘淡,平。归入心、脾、肺经。功能与主治: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
猪苓:为多孔菌科植物猪苓的干燥菌核。性味与归经:甘淡,平。归脾、肾、膀胱经。功能与主治:利尿渗湿。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脚气,泄泻,淋、浊,带下。
泽泻: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块茎。性味与归经:甘,寒。归肾、膀胱经。功能与主治:利水,渗湿,泄热。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呕吐,泻痢,痰饮,脚气,淋病,尿血。
柴胡:为伞形科植物北柴胡、狭叶柴胡等的根。性味与归经:苦,凉。归肝、胆经。功能与主治:和解表里,疏肝,升阳。治寒热往来,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利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
山楂:为蔷薇科植物山楂或野山楂的果实。性味与归经:酸甘,微温。归入脾、胃、肝经。功能与主治:消食积,散瘀血,驱绦虫。治肉积,癥瘕,痰饮,痞满,吞酸,泻痢,肠风,腰痛,疝气产后儿枕痛,恶露不尽,小儿乳食停滞。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胃烷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血脂症。
谷芽:为禾本科植物稻的成熟果实,经加工而发芽者。性味与归经:甘,温。归脾、胃经。功能与主治:健脾开胃,和中消食。治宿食不化,胀满,泄泻,不思饮食。
本发明的制作方法:加水煎煮,过滤回收,取汁,装瓶后高温灭菌,待用水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继元,未经唐继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44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