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异养小球藻的选育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54310.9 | 申请日: | 201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1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张述智;夏伟;朱绍辉;张浩;王晓丽;徐权汗;李之详;许团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中仁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2 | 分类号: | C12N1/12;C12R1/8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3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球藻 选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藻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异养小球藻的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小球藻细胞内含有丰富的叶绿素,属于单细胞绿藻,是真核生物。小球藻中富含CGF(小球藻生长因子),能迅速恢复机体造成的损伤,并可作为食品风味改良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及发酵领域。小球藻产于淡水或咸水。淡水种常生长在较肥沃的水体中,有时在潮湿土壤、岩石、树干上也能发现。在自然条件下水体中的个体不多,但在人工培养条件下能大量生长繁殖,产量很高,蛋白质含量为干重的50%左右,还富含其他成分。现有培育小球藻的方法比较复杂,培育时间长,且藻细胞生物含量也不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领域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异养小球藻的选育方法,解决现有技术培育小球藻的方法比较复杂,培育时间长,且藻细胞生物含量也不高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异养小球藻的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调节培养液使其pH为7—8,120℃,0.10-0.18Mp高温灭菌30min;
(2) 取灭菌后的培养液100ml,加入1—2g琼脂溶解后灭菌,倒入灭过菌的培养皿,冷却凝固后,制成筛选平板;
(3) 取来自天然水体含有绿水的水样,经离心机离心后,倒去上清液,用无菌的培养液悬浮沉在离心管底部的细胞,然后再经过离心后,除去上清,经过3-5次重复,最后,将培养液加入离心管,使沿在底部的藻细胞悬浮,吸取藻细胞悬浮液2ml,均匀的涂在筛选平板表面,放在20-35℃的光照条件下培养,培养5-10天后,在平板表面长出绿色的单克隆藻体;
(4) 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单克隆藻体于三角瓶中的无菌异养培养液中,进行无光培养,震荡转速为200r/min,温度为25℃,培养5天。
本发明提供的异养小球藻的选育方法,其有益效果在于,培养过程简单,培育时间短,藻细胞生物含量较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一个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异养小球藻的选育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异养小球藻的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调节培养液使其pH为7—8,120℃,0.10-0.18Mp高温灭菌30min;
(2) 取灭菌后的培养液100ml,加入1—2g琼脂溶解后灭菌,倒入灭过菌的培养皿,冷却凝固后,制成筛选平板;
(3) 取来自天然水体含有绿水的水样,经离心机离心后,倒去上清液,用无菌的培养液悬浮沉在离心管底部的细胞,然后再经过离心后,除去上清,经过3-5次重复,最后,将培养液加入离心管,使沿在底部的藻细胞悬浮,吸取藻细胞悬浮液2ml,均匀的涂在筛选平板表面,放在20-35℃的光照条件下培养,培养5-10天后,在平板表面长出绿色的单克隆藻体;
(4) 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单克隆藻体于三角瓶中的无菌异养培养液中,进行无光培养,震荡转速为200r/min,温度为25℃,培养5天,藻细胞生物量达到25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中仁药业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中仁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43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试剂瓶高温浸泡箱体
- 下一篇:磷酸储槽锥底刮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