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颅内病变精确穿刺定向弓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52751.5 | 申请日: | 201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4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泽立;黄齐兵;苏雨行;张源;王广辉;周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泽立 |
主分类号: | A61B19/00 | 分类号: | A61B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12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病变 精确 穿刺 定向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CT或MRI给病人颅内病灶精确定向穿刺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CT或MRI检查是诊断体内病变主要手段。通过CT或MRI扫描可以诊断体内是否存在病变并确定病灶的大小,我们常根据影像资料对颅内病变(如脑出血、脑脓肿、肿瘤等)进行定向穿刺抽吸或活检。精确的穿刺需要三个要素:穿刺点、穿刺方向及深度,其中穿刺点可以根据解剖标志或预置的体表标志物确定,穿刺深度可以根据需要由CT或MRI确定,但穿刺方向却较难把握,穿刺方向的较小偏差可能造成距离靶点较大的偏移,因此精确的穿刺方向尤为重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医学工作者发明了多种体外定向的方法,在解决颅内病灶体表定位的准确性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他们采取的仪器较为复杂,操作较为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颅内病灶定向穿刺的缺点,提供一种更为精确、可靠、使用方便的定向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一个弓型支架,弓型支架为韧度大不易变形的圆弧形结构,弓型支架的两端,一端有单足A,另一端有双足B和C,BC连线中点为O点,各足均为可固定于头皮上的装置,在弓型支架双足端固定安装有一个标准杆,弓型支架的弓背中点处上固定安装有一个校准杆,校准杆与AO连线平行。
使用时,通过阅读原始检查的CT或MRI资料对病灶做出初步定位,并将穿刺方向与头皮的两交点,即穿刺点及对侧点,应用定位标志物标记,然后复查CT或MRI矫正穿刺点和对侧点,并依据穿刺点与靶点距离再次确认穿刺深度。将本装置单足A对准对侧点,O点对准穿刺点,利用三足的固定装置固定于头皮上,并确定标准杆与校准杆是否互相平行。由于校准杆位于定位弓中点处,且其与AO连线平行,如果三足固定太紧引起弓变形,校准杆与AO连线会仍然平行,但此时校准杆与校准杆会出现不平行情况,就此可排除固定过程中定位弓变形引起的误差,以免造成标准杆与穿刺方向不一致情况。确定标准杆与校准杆平行后,可按现有常规操作(软通道或硬通道方法)穿刺针或引流管由穿刺点进入,平行于标准杆方向穿刺,穿刺深度H已依据CT或MRI确定,由此穿刺针或引流管就可以准确到达靶点。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定位准确迅速,制作成本低廉,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M向视图。
其中:1-双足端,带有双足分别为B和C;2-标准杆;3-校准杆;4-弓型支架;5-单足端,带有单足A。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主体是一个弓型支架4,弓型支架为韧度大不易变形的圆弧形结构,弓型支架4的单足端5上有单足A,双足端1上有双足B和C(BC连线中点为O点),三足均为可固定于头皮上的装置,在弓型支架4双足端1上固定安装有一个标准杆2,弓型支架4的弓背中点处上固定安装有一个校准杆3,校准杆3与AO连线平行,以便在使用时发现并排除因定向弓变形引起的标准杆与穿刺方向OA不一致情况,给标准杆2起到校准作用。三足的固定装置可以是外端带旋紧钮的螺栓,也可以是小型吸盘等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泽立,未经张泽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27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电网远程控制保护报警系统
- 下一篇:一种海带苏打饼干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