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本安智能型双重验证气动式开关油罐车盖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52318.1 | 申请日: | 201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9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袁仁伟;袁君伟;刘华;吴文庆;殷晓东;阳一鸣;钱志宇;缪晓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富仁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66 | 分类号: | B65D90/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432***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型 双重 验证 气动式 开关 油罐 车盖 装置 | ||
1.一种本安智能型双重验证气动式开关油罐车盖的装置,在油罐盖(15)主体上组合安装气泵组件(9),以气泵(8)活塞杆(8.1)伸缩功能,成为气动活塞锁具控制油罐盖,实现关闭与开启,其特征是:以汽车的气缸所产生的气源为动力,联通气缸到气泵(8)的管路,以3位五通电磁阀为枢纽控制单元;无线射频识别组件(5),以及磁接近开关组件(10)配套安装油罐车盖上,通讯线缆连接到油罐车驾驶室内的本安电源(1.1)以及安全栅电路(1.2)的输入端,本安电源(1.1)以及安全栅电路(1.2)的输出端连接到物联网系统车载机分配器接口,达到与物联网交换信息的目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行通用油罐盖(15)主体,以上压板(11)扣住下压板(12),下压板(12)扣住油罐盖的卸油口的方式管理控制;当装卸油品的时候,上压板与下压板必须同时打开;其特征是上压板(11)与下压板(12)在同一侧面有一个同心的闩孔(),供气泵活塞杆(8.1)出入,达到控制目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泵组件(9)由气泵支架(6),气泵(8)与铰链盖(7)组成;气泵(8)装配在气泵支架(6)上,充气管(8.3)与回气管(8.2)从侧壁的孔中引出,接3位五通电磁阀联接到气缸,气泵支架(6)上的铰链杆(6.1)穿入铰链盖(7)的套筒(7.1)然后盖住气泵并固定签封,使气泵头尾从两端孔露出用螺母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射频识别组件(5)由射频识别读卡器(5.1),外罩(5.2)抗金属RFID标签(5.5)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射频识别读卡器(5.1)由读卡器外壳(4)天线电路板(6),采用环氧树脂(5.4)整体浇注,外罩(5.2)组成;外壳(4)采用阻燃材料,防水,防尘,防油;外罩(5.2)采用不锈钢。
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电路板(6)其特征是:包括PCB板,以及附着在上面的STC89C54RD单片机(U1)及外围匹配电路,非接触读卡芯片MF RC531(U4)与匹配电路,串行通讯芯片SP3232(U3)与匹配电路,EMC电路以及印制天线电路等均一体化安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射频识别组件(5)中读卡器(5.1)的安装,油罐盖的上压板(11)正上方有一个检测孔(11.2),在检测孔的上面固定安装有射频识别读卡器(5.1),在下压板(12)与上方检测孔(11.2)同圆心处有一个安装孔(12.2),在孔下面有支架(5.6),其上安装有抗金属射频识别标签(5.5);无线射频识别读卡器(5.1)信号通过电缆(13.2)连接到本安电源(1.1)的J2端;上压板(11)贴近扣在下压板(12)的上面,确保抗金属射频识别标签(5.5)与无线射频识别读卡器(5.1)的距离在5mm~50mm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接近开关组件(10)由固定架(10.1)与磁接近开关(10.5),转动架(10.2)与永磁元件(10.4)组合而成,其特征是:初始状态,磁接近开关(10.5)的传感面与永磁元件(10.4)处于最接近,开关状态接通;当转动架(10.2)的触头(10.6)被推动时,使转动架(10.2)带动永磁元件(10.4)旋转;安装在固定架(10.1)上的磁接近开关(10.5)失去磁信号,磁接近开关的开关状态断开;当外力消失的时候,扭簧(10.7)的复位扭力使转动架(10.2)带动永磁元件(10.4)旋转回到原来的位置定挡(10.3)处,固定架(10.1)上的磁接近开关(10.5)得到磁信号,磁接近开关恢复初始状态;在下压板(12)的里面,靠闩孔(12.1)一侧固定安装磁接近开关组件(10);当气泵(8)充气时活塞顶杆(8.1)伸出,顶杆进入闩孔(12.1)的时候推动转动架(10.2)带动永磁元件(10.4)旋转;当气泵(8)回气时活塞顶杆(8.1)缩回,顶杆退出闩孔(12.1)的时候,扭簧(10.7)的复位扭力使转动架(10.2)带动永磁元件(10.4)旋转回到原来的位置止定(10.6)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富仁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富仁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231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面绝热复合夹芯板
- 下一篇:保温棚接缝软接触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