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尾车辨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50891.9 | 申请日: | 2012-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3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甫;穆青云;周天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逢甲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17 | 分类号: | G08G1/017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竺路玲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辨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一种尾车辨识装置,尤指一种可供辨识尾车,以便利业者进行车辆调度的尾车辨识装置。
背景技术
按,为了运送货柜等大型货物的交通工具,通常都以具有动力的曳引车以及不具动力的尾车所组成,而此种曳引车可以搭配多个尾车,以节省运输成本来达到最高的运送效率,便利业者进行车辆调度。
目前的车辆管理机制多半是使用射频辨识系统(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此射频辨识技术主要系在产品、货柜或是车头上直接设置电子卷标,当产品、货柜或是车辆经过设置于楼板、地面或是门板的射频辨识系统读取器时,读取器即自动读取该电子卷标的内容,并自动的将所读取到的识别码传回后台管理系统,以进行车辆调度管理。
然而,现今设置于曳引车车头的电子卷标技术并没有办法进行曳引车与尾车连接时的辨识,当驾驶欲进行发车而将曳引车连接其尾车时,驾驶需要告知后台管理系统其所连接的尾车相关信息,例如尾车的识别码、尾车的轮胎行驶里程等。藉此,管理系统可以得知该尾车已进行运送,并且确认该尾车的轮胎行驶里程,来确认是否需要进行轮胎保养或更换。
是以,要如何解决上述习用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发明的发明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者。
发明内容
故,本发明的发明人有鉴于上述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虑,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发明专利者。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供辨识尾车,以便利业者进行车辆调度的尾车辨识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一种尾车辨识装置,至少包括:
一发送装置,其设置于一预设尾车且连接于该尾车的电力线,具有一识别码,供以无线方式发送该识别码;以及
一主机,其设置于一预设曳引车且连接于该曳引车的电力线,供接收该发送装置所发送的该识别码;
其中,当该尾车的电力线连接于该曳引车的电力线,且供应电源予该发送装置与该主机时,该发送装置即发送该识别码至该主机以完成尾车辨识。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主机更包括一全球定位系统。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更包括一管理系统,该主机系无线连接于该管理系统,当该主机接收到该发送装置所发送的识别码后,该主机即以无线方式传送该识别码至该管理系统。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更包括一里程计算装置,其设置于该曳引车且连接于该发送装置,供计算该曳引车的行驶里程。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发送装置连接于该尾车的煞车灯电力线,以及该主机连接于该曳引车的煞车灯电力线。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无线方式包括红外线(Infra-Ray;IR)、射频(Radio Frequency;RF)或蓝芽(Bluetooth;BT)。
俾藉由前述结构,当驾驶欲进行发车而将曳引车连接其尾车时,该尾车的电力线会连接于该曳引车的电力线,藉以作为该尾车的电力来源,由于该发送装置连接于该尾车的煞车灯电力线,以及该主机连接于该曳引车的煞车灯电力线,当驾驶踩煞车而使得煞车灯通电时,此时该发送装置即发送该识别码至该主机以完成尾车辨识。藉此,本发明有效的针对先前技术中的曳引车无法辨识尾车的问题加以突破,利用本发明的尾车辨识装置可供辨识尾车,以便利业者进行车辆调度。
附图说明
图1 系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方块图,说明本发明尾车辨识装置的架构。
图2 系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说明本发明尾车辨识装置的实施示意。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尾车
11发送装置
111识别码
2曳引车
21主机
22里程计算装置
211全球定位系统
3管理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构造,兹绘图就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俾利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所示,系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方块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发明一种尾车辨识装置,至少包括:一发送装置11以及一主机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逢甲大学,未经逢甲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08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灰盒自动搅粉装置
- 下一篇:笼养禽类的移动式监测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