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碧螺春红茶的制作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50439.2 | 申请日: | 2012-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9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陆汝根;郑颖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瀛园农产品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吕书桁 |
地址: | 21511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碧螺春 红茶 制作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的制作工艺,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制作优质碧螺春红茶工艺。
背景技术
碧螺春茶一年一季,采摘期集中在三月中旬至四月中旬,由于采摘期短,加上采用传统制作工艺,工效矛盾相当突出,严重制约着碧螺春红茶加工的产量。
传统碧螺春红茶制作工艺存在下列问题:萎凋摊凉环境不考虑,导致青叶水份含量不同揉捻难,加上发酵不注意往往发酵不理想,结果无论是茶叶表面、还是内质均受到影响,往往出现“好茶青、下等茶”。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改进传统工艺,通过借助机械与手工方式提出一种高效制作优质碧螺春红茶工艺。
本发明上述目的的实现技术方案是:一种碧螺春红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萎凋、筛选:在茶青叶采摘后,均匀摊凉在透风阴凉的室内隔空的架了上,摊凉厚度:在15—20cm,时间:以青叶蒸发10%水量为准,摊凉后期结合翻动筛选,剔除杂质及不成形青叶;
2、揉捻:将萎凋筛选后青叶倒入6cc—18型碧螺春茶叶炒制机中揉捻,揉捻时注意几点,一、炒制机温度50—60℃,茶叶温保持20℃左右;二、揉捻时间6-8分钟,不碎为度,条干成形;
3、发酵:揉捻后将茶装入棉布袋放入室内箱中发酵,发酵环境温度(常温)32℃,茶叶内温28-30℃,发酵时间8小时;
4、二次摊凉:将发酵好的茶叶取出放在室内通风阴凉处进行二次摊凉,时间在一小时内,本次摊凉目的使得发酵菌分布均匀;
5、炒制:把发酵摊凉后的茶叶收后倒入炒制机中炒制,茶温保持55-60℃,炒制过程中注意炒制机自动渐降温;
6、搓团显毫:取出炒制后茶叶投入铁锅中用手揉搓,搓至成形,茸毫显露,起点锅温120℃,逐渐降温,时间在8分钟左右;
7、烘干:第一次烘温度100℃,烘制茶叶九成干左右时取出摊凉10分钟,然后再次放入烘箱,烘至足干;
8、包装:将茶放入食品镀品袋封口包装。
应用本发明较为完善的红茶制作工艺,大幅缩短了茶品的制作时间达一半以上,此外成型茶品条干好、发酵均匀度较高,降低了产品制造的质量风险。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借助机械与手工方式提出一种高效制作优质碧螺春红茶工艺。
本专利高效制作优质碧螺春红茶工艺操作如下:
1、萎凋、筛选:在茶青叶采摘后,均匀摊凉在透风阴凉的室内隔空的架了上,摊凉厚度:在15—20cm,时间:以青叶蒸发10%水量为准,摊凉后期结合翻动筛选,剔除杂质及不成形青叶;
2、揉捻:将萎凋筛选后青叶倒入6cc—18型碧螺春茶叶炒制机中揉捻,揉捻时注意几点,一、炒制机温度50—60℃,茶叶温保持20℃左右;二、揉捻时间6-8分钟,不碎为度,条干成形;
3、发酵:揉捻后将茶装入棉布袋放入室内箱中发酵,发酵环境温度(常温)32℃,茶叶内温28-30℃,发酵时间8小时。
4、二次摊凉:将发酵好的茶叶取出放在室内通风阴凉处进行二次摊凉,时间在一小时内,本次摊凉目的使得发酵菌分布均匀;
5、炒制:把发酵摊凉后的茶叶收后倒入炒制机中炒制,茶温保持55-60℃,炒制过程中注意炒制机自动渐降温。
6、搓团显毫:取出炒制后茶叶投入铁锅中用手揉搓,搓至成形,茸毫显露,起点锅温120℃,逐渐降温,时间在8分钟左右;
7、烘干:第一次烘温度100℃,烘制茶叶九成干左右时取出摊凉10分钟,然后再次放入烘箱,烘至足干。
8、包装:将茶放入食品镀品袋封口包装。
该工艺特点:
一、高效:以5斤青茶制作对照,除萎凋、发酵时间相差不大,其它操作传统工艺用时需2.5小时,而现工艺操作仅需40分钟,省工省时;
二、成形率高。条干好:通过用炒制机揉捻后,茶青成形率高达90%以上,传统工艺手工操作均在85%以下,况且条干不如炒制机揉捻的茶叶条干好;机揉均匀,有利发酵;
三、发酵均匀度高;改变传统室外太阳直晒摊凉陋习,采取二次摊凉(青叶发酵后茶叶摊凉放于室内通风阴凉处空架上) 促使青叶水份挥发较统一,发酵菌均匀分布,保证了茶的发酵均匀度;
四、质量降低了风险;传统发酵制作往往是把需发酵茶叶直接(或装入薄膜袋)放入缸内或其它器皿中发酵这往往造成上、上不均匀,边上与中间不一样,装入薄膜袋因茶温而产生蒸气水,易导致霉变风险大,现改用棉布袋装入茶叶放置箱内发酵它的好处是棉布透气,袋与袋之间留有空隙,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大大地降低了发酵质量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瀛园农产品研发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瀛园农产品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04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大孔吸附树脂对印染废水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铡草机减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