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摩托车后脚蹬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50371.8 | 申请日: | 2012-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7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余远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远平 |
主分类号: | B62J25/00 | 分类号: | B62J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181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托车 脚蹬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托车后脚蹬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摩托车护车体是摩托车的外衣,摩托车车体将发动机、化油器和空气滤清器等装置封闭在其中,摩托车车体使得摩托车具有漂亮的外观、动感的造型的同时对发动机、化油器和空气滤清器等装置又起到保护的作用。
摩托车后脚蹬是摩托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坐在摩托车后座的乘坐者的双脚是依靠后脚蹬支撑;为了保证后脚蹬能够承受足够的重量,支撑杆由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以及过渡杆通过焊接相连接。为了减轻摩托车的自重和降低成本,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以及过渡杆都是空心杆结构,但是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的出口处在雨季常常有雨水灌入,雨水呈酸性长期浸泡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内壁,将造成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内壁锈蚀,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的承载能力降低,在行驶中由于颠簸产生的冲击载荷可能造成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折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能够防止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内壁锈蚀的摩托车后脚蹬。
本发明提供的摩托车后脚蹬,包括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上端通过焊接固定,后脚蹬与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上端相连接;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另一端通过过渡杆相连接,所述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的最低点设置有通孔。
采用了以上结构,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摩托车后脚蹬,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的最低点设置有通孔,当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的出口处在雨季常常有雨水灌入时,雨水将沿管壁向下流动,通过设置在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的最低点的通孔流出,雨水在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内壁不存留,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不会因雨水长时间浸泡造成内壁的锈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下面将对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作简单的介绍。
图1是本发明的摩托车后脚蹬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主要部件符号说明:
图中:
1、上支撑杆 2、下支撑杆
3、过渡杆 4、通孔
5、后脚蹬。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见附图1,本发明的摩托车后脚蹬,包括上支撑杆1和下支撑杆2,上支撑杆1和下支撑杆2上端通过焊接固定,后脚蹬5与上支撑杆1和下支撑杆2上端相连接;上支撑杆1和下支撑杆2另一端通过过渡杆3相连接,所述上支撑杆1和下支撑杆2的最低点设置有通孔4。
本发明的摩托车后脚蹬,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的最低点设置有通孔,当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的出口处在雨季常常有雨水灌入时,雨水将沿管壁向下流动,通过设置在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的最低点的通孔流出,雨水在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内壁不存留,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不会因雨水长时间浸泡造成内壁的锈蚀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远平,未经余远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03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在岩溶管道渗漏区进行快速防渗帷幕灌浆的施工方法
- 下一篇:摩托车护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