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针织物的抗菌整理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50187.3 | 申请日: | 2012-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6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众望经纬编织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1/83 | 分类号: | D06M11/83;D06M11/46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徐萍 |
地址: | 215511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织物 抗菌 整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针织面料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针织物的抗菌整理工艺。
背景技术
细菌在多湿环境中可迅速增殖,而人体和普通针织物之间所形成的气候条件是微生物生殖繁衍的最佳场所,因而,人们日常使用的各种针织物成为了细菌滋生繁衍和传播的主要载体之一。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针织物的卫生保健意识日益增强,具有健康、抗菌、环保、安全性能的贴身针织物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现有的抗菌型针织物的加工主要采用两种技术途径:一是在纤维纺丝成形前添加抗菌剂,进行改性处理得到抗菌纤维,再采用抗菌纤维织造;二是使用抗茵剂,通过浸轧、浸渍、涂层、喷雾等方法整理织物,使织物获得抗菌效果。直接采用抗菌纤维其抗菌效果持久,但只适用于合成纤维和再生纤维,技术要求高,操作复杂,成本较高;使用抗菌整理剂简单方便,适用于大多数纤维纺织品,成本低。但是,现有的使用抗菌整理剂得到的针织物的抗菌性能的持久性并不能得到保证,且对织物的服用性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针织物的抗菌整理工艺,能够抑制针织物色变,提高耐洗性,且抗菌效果持久,并保证了针织物良好的服用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针织物的抗菌整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先将洗涤脱水后的针织物浸入装有纳米抗菌整理液的染缸中,匀速加温至35-45℃,并保温25-35分钟,接着脱水后先升温至75-85℃,预烘1-5分钟,然后升温至105-115℃,烘焙1.5-2.5分钟。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纳米抗菌整理液包括按质量百分比组成的下列成分:复合整理剂0.5%-2%,粘合剂3.5%-4.5%,分散剂2.5%-5%,渗透剂2%-3%,且浴比为1:8-15。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复合整理剂包括二氧化钛和银。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二氧化钛的粒度为60-70nm,所述银的粒度为15-25 nm。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复合整理剂中二氧化钛和银的质量百分比为1:1、1:2或者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针织物通过浸渍合理选材和调配的纳米抗菌整理液,使针织物获得抗菌效果,并通过工艺的合理控制,抑制了针织物色变,提高了针织物的耐洗性,且抗菌效果更加持久,并保证了针织物良好的服用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针织物的抗菌整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先将洗涤脱水后的针织物浸入装有纳米抗菌整理液的染缸中,匀速加温至35-45℃,并保温25-35分钟,接着脱水后先升温至75-85℃,预烘1-5分钟,然后升温至105-115℃,烘焙1.5-2.5分钟。
其中,所述纳米抗菌整理液包括按质量百分比组成的下列成分:复合整理剂0.5%-2%,粘合剂3.5%-4.5%,分散剂2.5%-5%,渗透剂2%-3%,且浴比为1:8-15。
所述复合整理剂包括二氧化钛和银。
所述二氧化钛的粒度为60-70nm,所述银的粒度为15-25 nm。
所述复合整理剂中二氧化钛和银的质量百分比为1:1、1:2或者1:3。
实施例一:
一种针织物的抗菌整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先将洗涤脱水后的针织物浸入装有纳米抗菌整理液的染缸中,匀速加温至40℃,并保温30分钟,接着脱水后先升温至80℃,预烘5分钟,然后升温至110℃,烘焙2分钟。
其中,所述纳米抗菌整理液包括按质量百分比组成的下列成分:复合整理剂0.5%,粘合剂4%采用超柔软环保粘合剂TEP,分散剂3%采用无磷高效螯合分散剂LA-48,渗透剂2.5%采用非离子快速渗透剂LK-31,且浴比为1:10。
所述复合整理剂包括二氧化钛和银,其中,所述二氧化钛的粒度为65nm,所述银的粒度为20 nm,且二氧化钛和银的质量百分比为1:3。
实施例二:
一种针织物的抗菌整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先将洗涤脱水后的针织物浸入装有纳米抗菌整理液的染缸中,匀速加温至45℃,并保温35分钟,接着脱水后先升温至85℃,预烘3分钟,然后升温至110℃,烘焙1.5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众望经纬编织造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众望经纬编织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01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