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电源无缝切换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50168.0 | 申请日: | 2012-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2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杰;周吉;赵娜;王宏;辛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131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电源 无缝 切换 电路 | ||
1.一种双电源无缝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电源P1、备用电源P2、两个保护及滤波单元、两个二极管降压及切换单元,主电源P1和备用电源P2的输出分别经保险管F1和保险管F2后与各自的保护及滤波单元输入端连接,主电源P1回路的保护及滤波单元的输出端与主电源P1回路的二极管降压及切换单元连接,备用电源P2回路的保护及滤波单元的输出端与备用电源P2回路的二极管降压及切换单元连接,两个二极管降压及切换单元构成无缝切换的电能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源无缝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保护及滤波单元完全对称,且负极共地,两个保护及滤波单元电路结构、参数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源无缝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源P1回路的保护及滤波单元包括串接在保险管F1之后的二极管D4、并联在二极管D4的输出与电源负极之间的瞬态抑制二极管TVS1、连接在瞬态抑制二极管TVS1正极与机壳地之间的瞬态抑制器件RV1、连接在瞬态抑制二极管TVS1负极与机壳地之间的瞬态抑制器件RV2、并联在瞬态抑制二极管TVS1两端的共模扼流线圈L1,连接在共模扼流线圈L1正输出端与地之间抑制电快速脉冲群的安规电容C1、连接在共模扼流线圈L1负输出端抑制电快速脉冲群的安规电容C6、分别并联在共模扼流线圈L1输出端的滤波电容C3、C4、C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源无缝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源P1回路的二极管降压及切换单元包括依次串联在保护及滤波单元输出正极的二极管D3、二极管D_CHECK1及接地电容C2,二极管D_CHECK1及接地电容C2之间的节点为电源输出的正极VCC,二极管D3和二极管D_CHECK1之间的节点与备用电源P2回路的二极管降压及切换单元的场效应管栅极G连接;包括连接在保护及滤波单元输出正极与地之间由发光二极管D1、D2反向并联后与电阻R1串联的电源指示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源无缝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电源P2回路的二极管降压及切换单元包括依次串联在保护及滤波单元输出正极的二极管D8、整流二极管D_vol_1、整流二极管D_vol_3、整流二极管D_vol_4、整流二极管D_vol_2、场效应管及接地电容C2,场效应管栅极G与主电源P1回路的二极管降压单元中二极管D3和二极管D_check1之间的节点连接;包括连接在整流二极管D_vol_4和整流二极管D_vol_2之间的节点与地之间,由发光二极管D5、D6反向并联后与电阻R2串联的电源指示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016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后备箱的磁性固定栓
- 下一篇:提供增强现实的方法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