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压缩比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49970.8 | 申请日: | 2012-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26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韩淑丽;夏俊;韩桂芳;齐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东岳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14/26 | 分类号: | C08F214/26;C08F2/38;C08F4/38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640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缩比 聚四氟乙烯 分散 树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高压缩比的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均聚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是直链型、高结晶度的分散树脂,具有最高热稳定性,但具有极低的熔体流动,压缩比低,一般用于加工生料带、弹性带、大口径管等制品,在用作糊状挤出中小口径管、毛细管和电线电缆时,会出现制品开裂的情况,不能得到机械和电性能优良的制品。针对这种现状,本发明是结合可熔性树脂的特性,通过加入微量改性单体,降低树脂的熔点,提高树脂的压缩比和应用性能,增加一次推压挤出管长度,接头减少,最大限度的提高劳动效率,稳定加工成品的耐电压性和耐热性能,主要加工高压缩比的小线径同轴电缆、毛细管和耐热电线制品等。
目前四氟乙烯的共聚改性单体主要有偏氟乙烯、乙烯、六氟丙烯、全氟醚类、三氟氯乙烯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的高压缩比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的制备方法,使制得的树脂清洁度高、电性能稳定、击穿电压高、耐热性能好,尤其适用于高压缩比加工,加工小线径同轴电缆、中口径管子、毛细管、耐热电线等。
一种高压缩比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的制备方法,以四氟乙烯单体为原料进行聚合反应,在去离子水中加入含氟表面活性剂、乳液稳定剂、pH值调节剂、过氧化物引发剂,混合搅拌形成水包油型细分散体,继而通入四氟乙烯单体进行聚合0.5~2h后,再加入共聚改性单体,继续进行恒压共聚,聚合完毕后得到初级粒子在200~300纳米,浓度在28~35%的分散乳液,分散乳液经常规配料、凝聚、烘干制得平均粒径为350~650μm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
聚合反应的反应压力1.0~3.0Mpa,反应温度65~100℃,聚合方法为乳液聚合法。
所述四氟乙烯(TFE)用量为去离子水质量的38%~54%。
所述的含氟表面活性剂为全氟辛酸铵,用量为去离子水质量的0.1~10%。
所述的乳液稳定剂为固体石蜡,用量为去离子水质量的3%~8%。
所述的pH值调节剂为丁二酸,用量为去离子水质量的0.03~0.05%。
所述的过氧化物引发剂为过硫酸铵、过硫酸钾、过硫酸钠、过氧化丁二酸、过氧化双异丁酰、过氧化双十二酰、过辛酸叔丁酯或有机和无机过氧化剂的复合引发剂等,本发明优选过硫酸铵或过硫酸铵和有机过氧化剂的复合引发剂,用量为去离子水质量的0.0001~0.001%。
有机和无机过氧化剂的复合引发剂组合如:过硫酸铵与过氧化丁二酸,过硫酸铵与过氧化双异丁酰,过硫酸铵与过氧化双十二酰,过硫酸铵与过辛酸叔丁酯;过硫酸钾与过氧化丁二酸,过硫酸钾与过氧化双异丁酰,过硫酸钾与过氧化双十二酰,过硫酸钾与过辛酸叔丁酯;过硫酸钠与过氧化丁二酸,过硫酸钠与过氧化双异丁酰,过硫酸钠与过氧化双十二酰,过硫酸钠与过辛酸叔丁酯。
所述的共聚改性单体有偏氟乙烯、乙烯、六氟丙烯、全氟醚类、三氟氯乙烯等,可选用其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优选三氟氯乙烯、六氟丙烯、三氟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用量为去离子水质量的0.05%~0.5%。
所述的分散乳液初级粒子粒径为200~300纳米,聚合浓度在28~35%,优选初级粒子粒径为220~260纳米,31~33%。
本发明制得的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的平均粒径为350~650μm,压缩比为1600:1~2500:1。
所述聚合采用现有公知的聚合方法共聚聚合,例如乳液聚合法。
聚合体系的pH值决定阴离子型乳化剂的电离平衡方向,因此聚合体系pH值的稳定对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乳化作用有重要影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低,性能稳定,通过改变树脂的聚合条件,生产出的分散树脂,压缩比高,适用于国内外加工厂家的需求,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成本,改善了加工环境,加工出的制品,具有光滑、柔软、透明、收缩率低、直流击穿电压强度高、耐热性能好等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但并不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东岳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东岳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99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水屏障
- 下一篇:一种长距离微米或纳米芯玻璃光纤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