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停电监测警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49909.3 | 申请日: | 2012-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3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丽莎 |
主分类号: | G01R19/165 | 分类号: | G01R19/165;G01K1/02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周志涛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停电 监测 警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力环境监控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停电监测警示方法。
背景技术
通信及其它的机房、机站的设备一般都配置有电源设备,通常为开关电源或整流器、UPS,及后备电池等,市电经开关电源等设备变换成直流电供电给通信设备等或经UPS等设备供电给通信设备等,停电后相应的开关电源直流输出电压或UPS直流侧电压会明显下降。
目前,通信及其它的机房、机站等都是采用监测市电交流电压信号,根据采样的交流电压值的大小来做出停电的判断同时生成告警信号,这样监测方法由于是对交流电进行采样,因此所需的采样电路较复杂,相应的监测设备(或电路)的绝缘强度及防雷、防浪涌要求高,其成本就较高,并易受市电浪涌电压影响而容易损坏。另外,目前也有一种通过采集电源直流电压并当电压值低于设置值时生成低压或欠压告警的设备或电路,但该告警信号通常只为一种直流低压或欠压告警信号,相对于需要较准确监测机房、机站等的电源的输出电压情况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较准确判断是否停电,并监测电源输出电压及监测环境温度大概情况的一种监测警示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停电监测警示方法,市电经电源变换设备后为设备供电或既给设备供电又给电池充电,其特征在于:取电源变换设备的直流输出电压作为取样电压送入停电监测器或监测电路,也作为停电监测器或监测电路的供电源,停电监测器或监测电路内生成稳定的基准值,取样值与基准值经停电监测器或监测电路中的比较器比较后得出比较值。停电后,当取样电压下降致取样值小于基准值A1后、或比较值≥X1后,电源监测器或监测电路向监测中心发出停电报警信号。
本发明是采用对电源设备的直流输出电压进行取样,因此本发明的取样电路结构较之交流电取样电路简单且生产成本低,同时本发明可通过比较值的大小生成多阶段信号以此准确判断是否停电及监测电源输出电压。
在上述的一种停电监测警示方法中,所述的取样值小于基准值A2后、或比较值≥(X1+X2)后,电源监测器或监测电路向监测中心发出低压预警信号;取样值小于基准值A3后、或比较值≥(X1+X2+X3)后,电源监测器或监测电路向监测中心发出欠压报警信号。如需要更多信号,以此类推。
在上述的一种停电监测警示方法中,温度探头测量环境温度或电池表面温度并将测量的温度转变为电信号,分别与电源监测器或监测电路内的基准值比较,比较后得出比较值:当取样值大于基准值B1后、或比较值≥Y1后,监测器或监测电路向监测中心发出高温报警信号;当取样值大于基准值B2后、或比较值≥(Y1+Y2)后,监测器或监测电路向监测中心发出超高温报警信号。
在上述的一种停电监测警示方法中,所述的停电监测器或监测电路包括:直流电压取样电路、比较器、开关量信号生成电路及环境监测温度信号转换电路。
在上述的一种停电监测警示方法中,所述的基准值和报警值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发明是通过直接取样直流侧电压或电池电压,不用从交流市电侧取样,并可以从停电监测器或监测电路的输入电源取样,无需检测信号线,直流电压取样及对比电路等较为简单、可靠性强。
2、本发明采用的直流取样无需另加防浪涌电路,雷击可能性低,且取样电压等级低,不是交流取样,因此相应的停电监测器或监测电路成本低、故障率低。
3、本发明是通过取样值与基准值比较,根据不同值,造成相应的停电、低压预警、欠压告警、高温告警、超高温告警等,可准确出判断出是否停电、大致的判断出直流电压情况、环境或电池温度情况,不需要较复杂的模拟量监测系统,因此降低了生产与应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停电监测实施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温度检测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丽莎,未经王丽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99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