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承保持架高精度模拟检测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210549576.4 | 申请日: | 2012-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7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杰;郑兰兰;马帅;石春明;左广义;唐殿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瑞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00 | 分类号: | G01B21/00;G01B21/20;G01B21/22;G01B11/24;G01B21/04;G01B21/16 |
代理公司: | 大连八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26 | 代理人: | 任洪成 |
地址: | 1163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保持 高精度 模拟 检测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精度轴承保持架高精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轴承保持架高精度模拟检测技术。
背景技术 轴承保持架的设计非常复杂,形状也很特殊;尺寸段从小到大,涵盖范围30~2500毫米,结构更是花样翻新,内倾斜、外倾斜、薄壁、环槽、空刀槽、倒角、等分、不等分、线形兜孔、弧形兜孔、整体式、分体式、单列心、双列心等等各种结构;难度更大的是精度要求非常高,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至少要求为P4、P5级甚至更高;沿袭国内传统的技术,不仅是加工难以达到这种高精度要求,检测技术也无法满足产品要求。国内对于保持架的检测仅限于内径、外径和幅高;形状和位置公差不检测,测量手段仅限于游标卡尺和通止规等,有些主机厂甚至不检测,只要装上套能转就行;检测手段和检测方法的落后,使保持架的生产水平多年来进步缓慢;轴承零件生产精度不能保证,轴承的使用寿命大幅缩短;我国虽然是轴承生产大国,但多数是供应低端市场,检测技术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技术。
发明内容 鉴于已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拟检测轴承保持架各项精度的保持架专项数控检测技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轴承保持架高精度模拟检测技术,具体步骤如下:1、设定兜孔内形及形位公差的检测精度,检测精度设定为0.01毫米;2、将产品数据虚拟构建一个数学模型,导入到三坐标测量机中;3、利用三坐标测量机的三个轴,虚拟一个基准,即:起始虚拟基准;4、检测系统导入3D模型,测出一个兜孔的所有尺寸;5、构建客户要求的虚拟基准;6、将客户要求的虚拟基准与起始虚拟基准进行全方位立体比对检测,尤其是对保持架垂直度、同轴度、平行度、位置度的检测;7、量化出尺寸公差、弧度、间距、孔宽尺寸、形位公差、倒角精度。
轴承保持架高精度模拟检测技术,其有益效果是:能够高精度模拟检测轴承保持架各项尺寸,由于可以模拟检测,不必等工件生产出来后再确认程序,同时,当产品加工形状有误时能够及时发现,不仅能达到产品检测要求,并且检测效率也很高,方便实用,值得推广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轴承保持架高精度模拟检测技术,具体步骤如下:1、设定兜孔内形及形位公差的检测精度,检测精度设定为0.01毫米;2、将产品数据虚拟构建一个数学模型,导入到三坐标测量机中;3、利用三坐标测量机的三个轴,虚拟一个基准,即:起始虚拟基准;4、检测系统导入3D模型,测出一个兜孔的所有尺寸;5、构建客户要求的虚拟基准;6、将客户要求的虚拟基准与起始虚拟基准进行全方位立体比对检测,尤其是对保持架垂直度、同轴度、平行度、位置度的检测;7、量化出尺寸公差、弧度、间距、孔宽尺寸、形位公差、倒角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瑞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连瑞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95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多语言的分词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服务器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