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功效化妆品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549566.0 申请日: 2012-12-17
公开(公告)号: CN102949322A 公开(公告)日: 2013-03-06
发明(设计)人: 胡荣;陈芸萱;杜云;周云龙;陈晨;卜平 申请(专利权)人: 扬州大学
主分类号: A61K8/97 分类号: A61K8/97;A61K36/756;A61P17/10;A61Q19/00;A61K8/26;A61K8/34;A61K8/37;A61K8/49;A61K8/86
代理公司: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代理人: 卢亚丽
地址: 225009 ***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功效 化妆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功效化妆品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日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痤疮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多发于面部、颈部、前胸后背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痤疮好发于青春期的男女,俗称青春痘,也常见于中年人,老年人也偶有发生,只是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病率和不同的分型。

痤疮通常表现为以下类型:

①点状样痤疮:面部呈现近于皮肤色的小点状凸起,若用手挤压,可挤出小细条状黄白色脂肪或小黑点。②丘疹性痤疮:最常见的皮肤损害以发炎的小丘疹为主,高出皮肤,大小有如米粒到豌豆大,较密集,有的也较坚硬,颜色是淡红色或深红色,有时在丘疹中央可以看到黑头或顶端发黑的皮脂栓,时有痒或疼痛感。③脓疮性痤疮:以脓疮表现为主,高出皮肤有绿豆大小,顶部形成白头脓疙,底部色浅红或深红,触之有痛感,脓液较为粘稠,治愈后常遗留或浅或深的瘢痕。④结节性痤疮:当发炎部位较深,常发展成壁厚的结节,大小不等,颜色呈浅红色或深红色,表现不一,有的显著隆起,而成为半球形或圆锥形,可长期存在或逐渐吸收;若脓液破溃后形成明显的瘢痕和色素沉着。⑤萎缩性痤疮:是指丘疹或脓疮性损害,破坏了皮脂腺体,引起“凹坑状”的瘢痕,多见于患病时间较长,反复发作,而没有加以重视的患者。⑥聚合性痤疮:皮肤的损害呈现多种形态,有很多的粉刺、丘疹、脓疙、囊肿、结节及窦道,瘢痕、硬结密集发生。⑦囊肿性痤疮:形成大小不等的皮脂腺囊肿,常继发化脓菌感染,破溃后流出血性胶流状脓液,炎症不重,以后逐渐形成窦道或瘢痕。⑧恶病性痤疮:皮肤损害为小米粒至蚕豆大小的青红色或紫红色丘疹,脓疙或结节,质地较软,含有脓液或血液,长久不愈,愈后遗留小瘢痕,可转变为疽疖痈,此型多见于体质虚弱者。

痤疮的发生是皮脂腺的快速发育和皮脂的过量分泌,而皮脂腺的发育是直接受雄性激素支配的。年轻人好发是因为,青春期雄激素特别是睾酮的水平快速升高,睾酮在皮肤中经5-a还原酶的作用转化为二氢睾酮,后者与皮脂腺细胞的雄激素受体结合发挥作用。雄性激素水平的升高可促进皮脂腺发育并产生大量皮脂。此外孕酮和肾上腺皮质中的脱氢表雄酮也有一定的促进皮脂分泌作用。皮脂主要由角鳖烯、蜡酯、甘油三酯和少量固醇及胆固醇酯组成,痤疮患者的皮脂中蜡酯含量较高,亚油酸含量较低,而亚油酸含量的降低可使毛囊周围的必需脂肪酸减少,并促进毛囊上皮的角化。毛囊皮脂腺导管的异常角化继发皮脂腺毛囊的扩大,在毛囊漏斗下部,角质形成细胞中板层颗粒减少,代之以大量张力细丝桥粒和脂质包含体,这种角质细胞不易脱落,导致角质层增厚和角质物堆积,使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皮脂腺排出障碍,最终形成角质栓即微粉刺。

大量皮脂的分泌和排出障碍易继发细菌感染。毛囊中存在多种微生物如痤疮丙酸杆菌、白色葡萄球菌和糠批马拉色菌,其中以痤疮丙酸杆菌感染为最重要,该菌为厌氧菌,皮脂的排出受阻正好为其创造了良好的局部厌氧环境,使得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痤疮丙酸杆菌产生的酯酶可分解皮脂中的甘油三酯,产生游离脂肪酸,导致痤疮炎症性损害形成。此外,痊疮丙酸杆菌还可产生多肽类物质,趋化嗜中性白细胞,活化补体和使白细胞释放各种酶类,诱发或加重炎症。

部分患者痤疮的发生还与机体的免疫状况等有关,特别是聚合性痤疮和爆发性痤疮,免疫反应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国内外市场上的祛痘产品主要采用硫磺、水杨酸、维A酸和过氧化苯甲酰、抗生素、激素等化合物为主要祛痘活性物。硫磺有很好的杀菌能力,可以杀灭脸部的寄生菌群控制细菌感染和炎症,减少粉刺形成;水杨酸有一定的去角质、疏通毛孔等功能;过氧化苯甲酰则强行将代谢角质剥落,减少毛囊堵塞,同样可以缓解粉刺生长,抗生素或抗菌素物质如甲硝唑、氯霉素等以及地塞米松等激素对于消炎杀菌抗过敏、抑制粉刺生长确实有效,但上述成分快速杀菌祛痘后对消费者的皮肤健康造成损害,出现局部干燥、脱屑、灼热、瘙痒、红斑、粗糙、毛孔变大等现象;雌激素或抗雄性激素的药物还会带来分泌失调的副作用。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95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