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鱼虾烂腮病的纯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49523.2 | 申请日: | 2012-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5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周庆福;刘文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绿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78 | 分类号: | A61K36/78;A61P33/00;A61P31/04;A61P31/10;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鱼虾 烂腮病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疗鱼虾烂腮病的纯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动物医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专门用于治疗鱼虾烂腮病的纯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鱼虾烂腮病是一种在秋季传染迅速、病程较长的常见疾病。烂腮病主要分为三种,分别是寄生虫性烂腮病、细菌性烂腮病和真菌性烂鳃病。寄生虫性烂腮病是寄生虫引起的各种鳃病,寄生在鱼的鳃上并繁殖,刺激鱼的鳃部,分泌大量的粘液,鳃丝肿大、变色,严重影响鱼的呼吸;细菌性烂鳃病由粘球菌侵入引起,表现为鳃丝腐烂,带有污泥,鳃盖内侧表面充血,中央表皮常被腐蚀成一个圆形透明的小洞,俗称“开天窗”;真菌性烂鳃病是由鳃霉引起的疾病,表现为病鱼鳃部呈苍白色,有时有点状充血或出血现象。
此病极易发生,蔓延迅速,不易控制,常使鱼暴发性地死亡,给鱼虾类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该病几乎遍布世界所有鱼虾类养殖国家,分布十分广泛。本病西药治疗主要使用抗寄生虫药和抗菌消炎药,虽收到一定效果,但由于其毒副作用强、易产生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等问题,临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或已经禁止使用。目前,治疗该病最常用的中药由于其组方不合理或只是简单的粉碎,粒径过大,药物释放较慢,导致其生物利用度较低,临床效果不是很好。
因此研发一种治疗鱼虾烂腮病的纯中药组方,超微粉碎、生物利用度高,标本兼治的特效药物是该领域科研技术人员急待解决的新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组方合理、制备简单,超微粉碎、生物利用度高、标本兼治,效果明显的有效治疗鱼虾烂腮病的纯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实施方式如下:一种治疗鱼虾烂腮病的纯中药组合物,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混合配制而成:辣蓼15-35份、艾叶15-35份、青蒿15-35份、蜂胶15-35份、雷公藤15-35份、鱼腥草15-35份、黄芪20-40份、陈皮20-40份、柴胡20-40份、川芎20-40份、山豆根15-35份、甘草20-40份。
所述各种组分优选配比量为:辣蓼25份、艾叶25份、青蒿25份、蜂胶25份、雷公藤25份、鱼腥草25份、黄芪30份、陈皮30份、柴胡30份、川芎30份、山豆根25份、甘草30份。
一种治疗鱼虾烂腮病的纯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1)将组方中的各成分分别超微粉碎后过700目筛;
(2)按重量称取辣蓼15-35份、艾叶15-35份、青蒿15-35份、蜂胶15-35份、雷公藤15-35份、鱼腥草15-35份,混合5-10分钟至均匀;
(3)按重量称取黄芪20-40份、陈皮20-40份、柴胡20-40份、川芎20-40份、山豆根15-35份、甘草20-40份,混合5-10分钟至均匀;
(4)合并上述(2)、(3)步骤制得的组合物,继续混合10-15分钟至均匀即得。
各组分的药物特性如下:
辣蓼:辛、温,归肺、肝、大肠经,具有解毒、祛湿、散瘀、止血的功能;主治痢疾、风湿痹痛、痈肿疔疮、湿疹、外伤出血等。
蜂胶:苦、辛、寒,归脾、胃经,具有抗菌消炎、止痛止痒、促进组织再生、提高免疫力、抗过敏氧化、止血、保护胃肠粘膜的功能等。
川芎:辛、温,归胆、肝、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能;主治跌打损伤、气血瘀滞、产后血瘀、风湿痹痛等。
青蒿:苦、辛、寒,归肝、胆经,具有清热解毒、杀原虫的功能;主治球虫病、湿热黄疸等。
雷公藤:辛、苦、凉,归肝、肾经,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消肿止痛、解毒杀虫的功能;主治皮肤发痒、风湿痹痛、疮黄疔毒等。
鱼腥草:辛、微寒,归肺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利尿通淋等功能,主治痢疾、肠黄、肺痈、乳痈、淋浊等。
黄芪:甘、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能;主治肺脾气虚、中气下陷、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疮痈难溃、久溃不敛等。
陈皮:苦、辛、温,归肺、脾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能;主治食欲减少、腹痛、肚胀、泄泻、痰湿咳嗽等。
柴胡:辛、苦、微寒,归肝、胆、肺经,具有发表和里、升举阳气、疏肝解郁的功能;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脾虚久泻、脱肛等。
艾叶:辛、苦、温,归肝、肾、脾经,具有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的功能;主治风寒湿痹、肚腹冷痛等。
山豆根:寒、苦,归肺、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祛痰止咳的功能;主治咽喉肿痛、肺热咳喘、疮黄疔毒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绿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绿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95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