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射流增氧蛋白分离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49500.1 | 申请日: | 2012-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8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姜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立刚 |
主分类号: | C02F1/24 | 分类号: | C02F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流 蛋白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水养殖的器械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养殖水处理系统中对蛋白进行分离的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社会上所使用的蛋白分离器,都是有一套分体的射流增氧装置通过气管进行工作的,其缺点是结构复杂,体积大、效率较低,且耗电量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分体射流增氧蛋式白分离器,体积大、效率较低,且耗电量大的问题,设计一种内置射流增氧结构的蛋白分离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射流增氧蛋白分离器,其特殊之处是,在瓶状分离器桶体内的底部装有射流增氧装置,分离器桶体侧壁的底部留有出水口,分离器桶体侧壁的上部留有进水口和增氧进气口,增氧进气口与射流增氧装置之间装有增氧进气管;分离器桶体的上口装有泡沫收集室,泡沫收集室内装有与分离器桶体相通的泡沫溢出管,泡沫收集室侧壁的下部留有排污口。
工作时,污水从进水口进入分离器桶体内,空气从增氧进气口进入通过增氧气管,为射流增氧装置提供空气源,射流增氧装置利用射流原理将吸入的空气打成微小的气泡,并与分离器桶体内的水充分混合成雾状,微小的气泡利用表面张力将水中的蛋白质、油脂以及细小的颗粒(饵料或粪便的残渣)等吸附在表面,并逐渐上浮到水位线之上的泡沫区;随着泡沫的不断增多,泡沫经从泡沫溢出管溢出到泡沫收集室内;泡沫在泡沫收集室慢慢破碎后,其带出的蛋白质、油脂以及细小的颗粒经排污管排除;处理过的水通过出水口流到分离器桶体外进行循环使用。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一种利用内置式射流增氧装置主动吸入空气,将空气与水充分混合成雾状进行水处理,分离效果显著,设备成本及运行成本低,易安装易维护的蛋白分离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主视图,并作摘要附图。
在图中,1泡沫收集室、2增氧进气口、3水位线、4增氧进气管、5出水口、6射流增氧装置、7分离器桶体、8进水口、9泡沫区、10排污口、11泡沫溢除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在一瓶状分离器桶体7内的底部装有射流增氧装置6,分离器桶体7侧壁的底部留有出水口5,分离器桶体7侧壁的上部留有进水口8和增氧进气口2,增氧进气口2与射流增氧装置6之间装有增氧进气管4;分离器桶体7的上口装有泡沫收集室1,泡沫收集室1内装有与分离器桶体7相通的泡沫溢出管11,泡沫收集室1侧壁的下部留有排污口10。
工作时,污水从进水口8进入分离器桶体7内,空气从增氧进气口2进入通过增氧气管4,为射流增氧装置6提供空气源,射流增氧装置6利用射流原理将吸入的空气打成微小的气泡,并与分离器桶体7内的水充分混合成雾状,微小的气泡利用表面张力将水中的蛋白质、油脂以及细小的颗粒(饵料或粪便的残渣)等吸附在表面,并逐渐上浮到水位线3之上的泡沫区9;随着泡沫的不断增多,泡沫经从泡沫溢出管11溢出到泡沫收集室1内;泡沫在泡沫收集室1慢慢破碎后,其带出的蛋白质、油脂以及细小的颗粒经排污管10排除;处理过的水通过出水口5流到分离器桶体7外进行循环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立刚,未经姜立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95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用型肋驳接爪
- 下一篇:一种预应力外贴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