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J422普钢焊条立向下焊接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48866.7 | 申请日: | 2012-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2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吕占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天铁冶金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025 | 分类号: | B23K9/0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5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j422 焊条 向下 焊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普通钢结构焊接技术中,使用J422普钢焊条焊接时,采用立向下焊接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电弧焊接方法中有平焊、横焊、立焊、仰焊四种体位的焊接方法,焊接方法的难易度也是依此顺序。平焊焊接属于连续焊,焊接质量缺陷少,速度快,效率高。立焊焊接属于立向上断弧焊,焊接技术难度高,焊接操作不当就会使焊件产生焊瘤、夹渣、咬边、气孔等缺陷,焊接速度慢效率低。焊接100mm、焊接质量相近的焊件,使用Φ3.2的J422普钢焊条,平焊只需2分钟,2/3根焊条即可完成,而立焊却需要4.4分钟,5/3根焊条才能完成。因此,平焊是最让焊接人员接受,且焊接缺陷最少、焊接效率最高的焊接体位。在实际工作中人们会采用多种方法使焊件处于平焊位置,以此来提高劳动效率。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体积大的设备和构件在焊接制作过程中无法翻转,使工作中产生了大量的立焊。如何克服立焊焊接质量差、劳动强度大、焊接速度慢等工作缺陷,成为焊接人员首要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弥补上述现有J422普钢焊条立焊技术中易产生焊瘤、夹渣、咬边、气孔、焊接速度慢等缺陷,提出一种立向下焊接的方法,以提高焊接质量、焊接速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工艺方法如下:利用四种有利力于熔滴过渡的作用力(表面张力、电磁压缩力、等离子流力、电弧气体的吹力),来克服不利于熔滴过渡的作用力(重力、斑点压力等),使焊接熔滴由下向上过渡到焊接溶池中去。焊条与焊缝呈45°夹角向上倾斜,引弧后使药皮与钢件紧密接触,保持电弧连续燃烧并慢慢向下移动,这样就可以使液态熔滴停留在待焊部位一定的时间,以实现焊接。电弧焊的加热是由电阻热和电弧热产生的,它的温度虽然很高但面积很小,在高温停留时间很短,冷却速度很快,这也有利于实现立向下焊接。
焊接手法用直线形运条法,焊接速度保持在50~60mm/min为宜,太快会造成磁偏吹或焊缝厚度太簿。如对焊缝宽度和厚度有要求,还可用月牙形运条法。焊接电流选择:焊条直径*45=焊接电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既省却了工件翻转变位的工序,达到翻转后的焊接缺陷少、焊缝质量高的焊接效果,又降低了焊材和电能消耗,提高了劳动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J422普钢焊条立向下焊接方法的示意图。在附图中。(1)焊接工件;(2)焊缝;(3)焊接方向;(4)焊条;(5)45°夹角。
如附图所示,在焊件(1)的上端部开始焊接,焊缝(2)的焊接方向(3)采用逐步向下,焊条(4)与焊件(1)呈45°夹角(5)倾斜向上。
具体实施方式:
连接焊接电源线,调节焊接电流以焊条(4)直径*45=焊接电流为宜。在焊件(1)的上端部引弧,压低电弧开始焊接。在凹凸不平的焊件上施焊时,按压焊条(4)与焊缝呈45°夹角(5)向上倾斜,使药皮紧密接触焊件(1),这样可借助电弧吹力将熔渣吹除,防止熔渣下坠超过焊缝(2)。没有熔渣的阻挡,更易掌握焊接方向(3),保持焊接电弧的长度,确保焊接质量。
焊接速度以50~60mm/min为宜,焊速低于50~60mm/min时,熔化的熔池会在自重的作用下,随焊条(4)移动流淌下来,形不成焊缝(2);焊速超过50~60mm/min时,焊缝(2)的焊接厚度会小于焊接标准要求的厚度,且母材的熔透质量下降,造成熔合比下降,焊接质量不能保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天铁冶金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天铁冶金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88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质心跟踪算法的低空飞行物监控系统
- 下一篇:模式切换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