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液不经真空处理减少连铸圆管坯表面气孔的新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48791.2 | 申请日: | 2012-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6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杜彦朝;郭兵书;陈保战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天铁冶金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0 | 分类号: | C21C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5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液不经 真空 处理 减少 圆管 表面 气孔 新工艺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可有效减少连铸圆管坯表面气孔质量缺陷的新工艺,可使钢液在不经抽真空处理不增加生产成本的条件下,使得连铸圆管坯表面气孔质量缺陷得到有效控制。
背景技术
近几年,国内管线钢市场需求旺盛,连铸圆管坯生产规模正呈逐年递增态势。但是,众多企业在“转炉→LF炉→连铸”工艺下所生产的连铸圆管坯表面质量极不稳定,大面积存在表面气孔质量缺陷,尤以雨季严重。造成此质量缺陷的主要诱因是钢中[H]含量过高,目前,国内钢铁企业多采用增加VD或RH真空处理工艺的方法来解决此问题,虽有效但生产成本也大幅上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理论联系实践的基础上,研究出了一种不经真空处理即可有效减少连铸圆管坯表面气孔质量缺陷的新工艺,通过调整转炉出钢脱氧合金化工艺和钢包顶渣造渣料加入工艺,应用钢包底吹供气搅拌工艺,使钢中[H]含量在不经真空处理的条件下得到了有效控制,从而有效减少了连铸圆管坯表面气孔质量缺陷。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转炉出钢时不加任何含铝脱氧剂,只利用增碳剂和合金化合金对钢液进行预脱氧;钢包 顶渣造渣料全部在转炉出钢时加入;转炉出钢全程钢包底吹氩气搅拌;LF炉钢液精炼过程加入含铝脱氧剂对钢液进行深脱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有效降低氢在钢液中的溶解量,在钢液不经真空脱气处理的条件下,使钢中氢含量控制在4.5×10-6以下。有效减少连铸圆管坯表面气孔质量缺陷。
具体实施方式
转炉出钢前,将增碳剂加入钢包底部;出钢见流后即打开钢包底吹气源供气,同时向钢包内加入顶渣造渣料(石灰、精炼合成渣、萤石等);出钢1/4后,加入合金化合金;出钢完毕,底吹气源压力大于0.8Mpa的条件下搅拌2~3分钟;LF炉钢液精炼时,待稀薄渣形成后加入含铝脱氧剂对钢液深脱氧。各种物料加入量依据实际情况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天铁冶金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天铁冶金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87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