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页岩陶粒烧制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48351.7 | 申请日: | 2012-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4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周莉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宣和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3/22 | 分类号: | C04B33/22;C04B33/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页岩 陶粒 烧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陶瓷制品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陶粒是一种质轻且有一定强度的集料,主要是采用高温烧成的。高温时由于粘土矿物熔化形成具有塑性又有一定粘性的玻璃化矿物,同时陶粒中一些组分会产生一定的气体,这部分气体如能包含在陶粒之中,就能产生比较大膨胀,温度降低后陶粒外部形成一层薄的致密的釉化硬壳,因此陶粒是一种质轻又具有较高强度的球形颗粒。
页岩陶粒虽然采用页岩不占用耕地,甚至页岩开采后还可以进行复耕,但页岩陶粒生产工艺比粘土陶粒和粉煤灰陶粒复杂,页岩需要进行开采然后粉磨,烧胀温度要高出粘土陶粒200 ℃甚至更高,因此页岩陶粒生产成本最高,但页岩矿物组分合适的情况下可获得堆积密度在800 kg/m3左右的陶粒。
城市污泥的处理是当前全世界面临的一个严重和迫切的问题,污泥对环境的危害主要包括使水源水质恶化、污染土壤和农作物等,其中重金属是造成污染的一大原因,传统的技术方法是对污泥进行填埋和焚烧,这都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页岩陶粒由于烧成温度高,烧胀系数低而影响了其在建筑中的使用。污泥中含有50%左右的有机质,可以提供陶粒烧胀所需的碳质材料,还能提供烧成过程中一部分热量,能有效降低页岩陶粒的烧胀温度。同时页岩陶粒对污泥中的重金属具有固化作用。因此,利用污泥作部分原料制备页岩陶粒具有极广阔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烧成温度低,烧胀系数高的页岩陶粒烧制法。
本发明所述的页岩陶粒烧制法,使用污泥作为原料。
优选地,污泥置于105±5℃恒温烘箱中烘干,自然冷却后取出,粉碎筛分至平均粒径为180μm后待用。
更优选地,将待用污泥与页岩粉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制成直径为10 mm的小球,干燥2 h,预热,焙烧,冷却即可。
本发明中,污泥经过高温焙烧后,其中的重金属与页岩中的矿物形成同溶体,从而固定在铝硅酸盐的网格中。污泥页岩陶粒表面为致密的釉化状态,因而可以有效地包裹固化污泥中的重金属组分。本发明利用城市污泥作为部分原料烧制页岩陶粒,可以降低页岩陶粒的烧胀温度在100 ℃以上,且烧制的陶粒性能优良,不仅节约能源,而且可以大量资源化利用城市污泥。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污水处理厂,将污泥置于105±5℃恒温烘箱中烘干,自然冷却后取出,粉碎筛分后待用,污泥粉碎后平均粒径为180μm,容重为1.14 kg/m3,污泥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单位:mg/kg干污泥)分别为:Hg O.07,Cd 2.6,Cu 227,Pb 152,Cr 122,Zn 854,As 6.8。页岩粉塑性指数为130,含水率7%,平均粒径为144μm。
将污泥与页岩粉按1:1的质量比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制成直径为10 mm的小球,将制备好的料球在干燥箱中干燥2 h后,将其取出,然后经过预热,焙烧,冷却得到陶粒。其中烧成制度:预热温度500℃,预热时间15 min,烧成温度1 150℃,焙烧时间15 min。
陶粒的烧胀系数、吸水率的测定参照《轻骨料试验方法》(GB 2842-1981)。
其中陶粒的吸水率为43.8%,烧胀系数为1.7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宣和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宣和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83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急救包的应急骨折固定夹板
- 下一篇:一种啤酒瓶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