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解铜粉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46981.0 | 申请日: | 2012-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6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向敏;孟庆芳;曾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华浩冶炼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5/02 | 分类号: | C25C5/02;C25C1/1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李靖;周韶红 |
地址: | 40143***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铜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解铜粉的生产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生产成本低的电解铜粉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电解铜粉的基本方法是将生产铜粉的原材料电解铜板(如图1
所示)在熔铜炉中熔化后浇铸成一定规格的小阴极板(如图2所示),再放入
电解槽中进行电解。一般有以下几道工序:
电解铜板——→熔铜炉中熔炼——→铜阴极板——→电解槽中电解——→
电解铜粉及含电解液混合液——→过滤淘洗罐中过滤、淘洗——→湿电解铜粉
——→烘干还原——→干电解铜粉——→破碎筛粉——→称量包装——→产品。
以上传统方法存在以下缺点:电解铜板熔化后浇铸成一定规格形状的阴极板,这会消耗大量天然气能源;熔炼过程会有一定的金属损耗;浇铸过程中会有石墨、铁等夹杂物进入铜阴极板,影响铜粉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品质好的电解铜粉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解铜粉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原材料电解铜板插入导电铜条作为铜阴极板、进入电解槽电解,将得到的电解铜粉及含电解液的混合液过滤、淘洗,将湿电解铜粉烘干还原,再破碎、筛分;所述电解过程采用的电解液中铜离子浓度为5-7g/L,硫酸浓度为120-150g/L,电解温度为45-55℃,电解槽中电流为13000A,刮粉时间为30-40分钟/次,电解液的进料采用与阴、阳极板平行方向进料。
为了克服现有电解铜粉生产较复杂、成本较高等,发明人按如上工艺进行,但在此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电解槽电压过高、能耗过大,另外电解效率过低等情况从而无法进行规模化生产。发明人经过反复研究最终得到本发明以上方案有效避免了以上情况。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电解过程采用的电解液中铜离子浓度为6g/L,硫酸浓度为133g/L,电解温度为45-48℃,电解槽中电流为13000A,刮粉时间为35分钟/次,电解时间为6天不间断进行电解。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电解铜粉生产方法省去了传统原工序中电解铜熔化后浇铸成一定规格形状阳极板的这一工序、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提高了生产的电解铜粉品质;生产的电解铜粉≤200目、纯度高,电解槽内电压可在1.6-1.8伏进行正常有效的电解作业、大大降低了能耗,另外电解效率可达80-85%。
附图说明
图1为市售原材料电解铜板的结构示意图,1电解铜板、2电解铜板耳朵;
图2为现有电解工艺采用的铜阴极板的结构示意图,3 铜阴极板a、4铜阴极板吊耳a;
图3为本发明电解工艺采用的铜阴极板的结构示意图,5铜阴极板b、6铜阴极板吊耳b、7导电铜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的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熟练人员可以根据上述本发明内容对本发明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实施例1
一种电解铜粉的生产方法,它按如下步骤进行:
首先将原材料电解铜板插入导电铜条作为铜阴极板,如图3所示——→电解槽中电解 —→电解铜粉及含电解液混合液——→过滤淘洗罐中过滤、淘洗——→湿电解铜粉过滤淘洗罐——→含水电解铜粉——→烘干还原——→干电解铜粉——→破碎筛粉——→称量包装 ——→产品。
上述电解过程采用12个阴极板、13个阳极板并联,电解液中铜离子浓度为6g/L,硫酸浓度为133g/L,电解温度为45-48℃,电解槽中电流为13000A,刮粉时间为35分钟/次,电解液的进料采用与阴、阳极板平行方向进料,6天不间断进行电解。
上述电解铜粉的生产方法得到的电解铜粉≤200目、纯度高,电解槽内电压在1.6-1.8伏进行正常有效的电解作业、大大降低了能耗,另外电解效率达85%。
实施例2
一种电解铜粉的生产方法,它按如下步骤进行:
首先将原材料电解铜板插入导电铜条作为铜阴极板,如图3所示——→电解槽中电解 —→电解铜粉及含电解液混合液——→过滤淘洗罐中过滤、淘洗——→湿电解铜粉过滤淘洗罐——→含水电解铜粉——→烘干还原——→干电解铜粉——→破碎筛粉——→称量包装 ——→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华浩冶炼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华浩冶炼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69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束流扩压柜机蜗壳及空调柜机
- 下一篇:一种茶皂素脱色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