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鼻衄的中药汤剂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46951.X | 申请日: | 2012-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1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11/02;A61K33/06;A61K33/30;A61K35/02;A61K35/36;A61K35/5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钟廷良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中药 汤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即一种治疗鼻衄的中药汤剂。
背景技术
鼻衄是指鼻腔出血的一种疾患。引起的原因较为复杂,一般认为由肺、胃、肝三大脏腑邪热壅盛,迫血妄行;或肝肾阴亏、虚火动血:或脾虚失统、血不循环等所引起。肝火型鼻衄是因肝火气冲,迫血妄行所致。其症状表现为:除鼻出血外,伴有血色深红、血流量多、不时举发、口苦胸满、头痛易怒等。目前,国内治疗鼻衄的药物较多,主要以西药为主,但存在治疗费用高、治疗效果不够满意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治疗鼻衄使用药物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治鼻衄的中药汤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治疗鼻衄的中药汤剂,该中药汤剂是由下述重量份数原料药制成的:煅龙骨14-19份、龙胆草1份、大蓟10-15份、炉甘石5-7份、槐花6-8份、大黄10-13份、血余炭1-7份、棕榈炭5-9份、熟石膏1-3份、槐米7-12份、白茅根1-4份、侧柏叶2-5份、马勃4-8份、龟版1-3份、玄参3-5份、枯矾1-2份和白芨4-9份。
一种治疗肝火型鼻衄的中药汤剂,该汤剂的制备方法为:将上述中药原料按配比量放入煎药器具砂锅、瓦罐或铝锅内,加入洁净水,加水量以浸过药面4-5cm为宜,煎熬前先浸泡1小时,使原料充分湿润,以利药汁充分煎出,然后,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熬,当煎熬30分钟左右,即每剂煎成180-200毫升药汁时停止,滤去药渣,取药汁即成。
本发明具有如下特点:成本低、制备易、毒副作用小、疗效较好。
使用方法:
1、本药物为内服汤剂药物。
2、用量:每天一剂。每剂先后煎两次,将头煎、二煎两次煎成的药汁合并后,分两次服用。
3、服药时间:上、下午各一次。在饭后两小时服药。
4、药温控制:温服。
禁忌事项:
服药期间禁忌食油炸粘腻、寒冷固硬、不易消化及有刺激性的食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鼻衄的中药汤剂,该中药汤剂是由下述重量份数原料药制成的:煅龙骨14克、龙胆草15克、大蓟10克、炉甘石5克、槐花6克、大黄10克、血余炭1克、棕榈炭5克、熟石膏1克、槐米7克、白茅根1克、侧柏叶2克、马勃4克、龟版1克、玄参3克、枯矾1克和白芨4克。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将上述中药原料按配比量放入砂锅内,加入洁净水,加水量以浸过药面5cm为宜,煎熬前先浸泡1小时,使原料充分湿润,以利药汁充分煎出,然后,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熬,当煎熬30分钟左右,即每剂煎成200毫升药汁时停止,滤去药渣,取药汁即成。
临床治疗效果:
实验过程:2009年至2012年,采用该技术方案治疗鼻衄患者共14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4例。患者年龄最小15岁,最大62岁,其中20-40岁患者8例,占58%。14例患者中,10例为原发性患者,4例为继发性患者。无论原发性患者还是继发性患者均按上述技术方案治疗,每天一剂,6天为一疗程,治疗二个疗程即停药。服药4天痊愈2例,服药5-6天痊愈2例,服药7-12天痊愈6例,服药二个疗程后好转4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软件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69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力发电机主轴自动清洗装置
- 下一篇:吲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