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用途封井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46819.9 | 申请日: | 2012-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2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杜加玉;苏敏文;王文武;张波;张海涛;左挺;李还向;胡期旭;侯俊耀;刘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03 | 分类号: | E21B33/03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张培勋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用途 封井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钻探开采技术领域,是油气田储层改造作业中井口工具之一,特别是多用途封井器。
背景技术
封井器是油气钻探开发中必不可少的井下工具,为进一步施工效率、缩短作业周期,开展了带压施工作业的研究。以往压裂完之后需要放喷,放喷至压力达到施工要求才可继续下一工序的施工,而放喷放压的的周期普遍比较长,这样就占用了大量人员、设备、时间。因此,我们需要设计一种能够承受高压的封井器,使其能够实现带压施工作业,作业效率缩短施工周期,满足发展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用途封井器,能够在井筒内处于一定压力时进行起下管住施工作业,并且设有二次保护密封胶套。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多用途封井器,它至少包括底层密封胶芯、二次密封胶芯、平衡阀、单流阀、溢流阀和封井器本体,其特征是:封井器本体内部是圆柱体空腔,设置有台阶,底层密封胶芯直接坐落在封井器本体内部的空腔台阶上,衬套坐落在底层密封胶芯的上端面,二次密封胶芯坐落在衬套的上端面,胶芯压板通过螺纹将底层密封胶芯、衬套与二次密封胶芯固定连接且上、下相互压紧,胶芯压板还通过螺纹与封井器本体固定连接,底层密封胶芯位于下层胶套腔体,二次密封胶芯位于上层胶套腔体,它们通过导流通道连通;平衡阀通过螺纹与封井器本体固定,并与导流通道连通;溢流阀通过螺纹与封井器本体连接,并与上层胶套腔体导通;单流阀通过螺纹固定在衬套内部。
所述的封井器本体上设置有第一环槽,溢流阀与第一环槽导通。
所述的衬套上设置有第二环槽,单流阀通过第二环槽与衬套导通。
本发明的特点是通过设置二次保护密封胶套,当底层密封胶套磨损失效后,二次密封胶套启动,同时,底层胶套失效溢流阀开始溢流——提示现场工作人员底层密封套已损坏,采取适当措施进行处理。这种多用途封井器不仅能够满足储层改造的需要,而且能够保证的带压情况下起、下管住的可靠密封,提高的设备的利用效率,缩短作业周期。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多用途封井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二次密封胶芯;2、底层密封胶芯;3、平衡阀;4、单流阀;5、第二环槽;6、衬套;7、胶芯压板;8、溢流阀;9、第一环槽;10、封井器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 所示,多用途封井器的基础是中间有圆柱空腔的封井器本体10,空腔内部设置有台阶,底层密封胶芯2直接坐落在台阶上,底层密封胶芯2的上端面坐落有衬套6,衬套6上端面坐落有二次密封胶芯1,底层密封胶芯2、衬套6及二次密封胶芯1通过胶芯压板7压紧,并通过螺纹将它们紧固。胶芯压板7通过螺纹与封井器本体10固定连接。
这样,底层密封胶芯2位于下层胶套腔体,二次密封胶芯1位于上层胶套腔体,上、下层胶套腔体通过导流通道连通,衬套6将两层胶套腔体分隔。
衬套6上设置有第二环槽5,第二环槽5是360°环绕衬套的槽,单流阀4安装在衬套6内,与第二环槽5导通。单流阀4开启使上、下层胶套腔体连通,使压强一致。
封井器本体10的外侧分别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平衡阀3和溢流阀8。
平衡阀3与上、下层胶套腔体的导流通道连通,溢流阀8通过第一环槽9与下层胶套腔体导通。
第一环槽9与第二环槽5都是360°的环绕槽,由于直接打孔难以对准,所以采用环槽的方式方便导通。
工作时,当进行压裂施工时,封井器本体10通过法兰连接座于井口法兰或者防喷器上,溢流阀8关闭,打开平衡阀3及单流阀4单项流通开启,底层密封胶芯2的上、下部连通,压强一致,底层密封胶芯2在环空压力的作用下抱紧油管,实现密封环空;当底层密封胶芯2损坏时,二次密封胶芯1在环空压力的作用下抱紧油管,实现密封环空。
当上提拖动管柱时,关闭平衡阀3,打开溢流阀8,底层密封胶芯2在环空压力的作用下抱紧油管,实现密封环空。当底层密封胶芯2损坏时,单流阀4单项流通封堵,溢流阀8开始溢流,二次密封胶芯1在环空压力的作用下抱紧油管,继续密封环空。
本实施例没有详细叙述的部件和结构属本行业的公知部件和常用结构或常用手段,这里不一一叙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68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了结构的MP4装置
- 下一篇:导光柱型日光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