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波法制备铜锌锡硫薄膜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46605.1 | 申请日: | 2012-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0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晶冰;张美娟;汪浩;侯育冬;朱满康;王如志;张铭;宋雪梅;严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31/18 | 分类号: | H01L31/18;C03C1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波 法制 备铜锌锡硫 薄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波法制备铜锌锡硫薄膜的方法。在较短的时间范围内,使用乙二醇作为溶剂。属于功能薄膜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的日益消耗,薄膜太阳能电池研究应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而作为太阳能电池材料应该具备低成本、高的转换效率和环境友好这些必备的特点。虽然CdTe、CuInGaS2、CuInGaSe2的转换效率已经达到20%,但是由于其存在有毒元素和稀有元素(In、Te、Ga)的日益增加的价格而使其产业化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从而导致使用无毒高丰度元素Cu (50 ppm)、Zn (75 ppm )、Sn (2.2 ppm )、S (260 ppm ) 的直接带隙半导体Cu2ZnSnS4(CZTS)开始引人注目。锌黄锡矿结构的CZTS具有较高的吸收系数(大于104 cm-1),禁带宽度约1.50 eV(与太阳能电池所需要的最佳禁带宽度相匹配),为p型半导体。至今为止CZTS的薄膜太阳能电池能量转换效率已经达到10.1% , 但是,基于光子平衡(类似于 Shockley 和 Queisser 方法),推导的伏安特性表明,理论极限转换效率可达32.2% ,CZTS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迄今,脉冲激光沉积、化学气相沉积、电沉积、热蒸发、溅射、溶胶凝胶和油墨印刷等真空和非真空的制备技术均被应用于制备CZTS薄膜太阳能电池,但是不论是真空制备技术所需的高真空还是非真空制备所需的繁琐步骤都使得其CZTS薄膜的制备成本比较高。而本文所采用的微波法可以只通过一步而获得CZTS薄膜,其即不需要高真空的条件,又有简便的优点,除此之外,微波法还具有均匀成核、高产量和比较窄的尺寸分布等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相对简单的CZTS太阳能电池薄膜的合成方法。
一种微波法制备铜锌锡硫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称取二水氯化铜、氯化锌、五水氯化锡和硫脲或硫代乙酰胺之一,其摩尔比为2:1:1:8;
2).在不断搅拌条件下,在乙二醇中加入二水氯化铜,持续搅拌溶液,待溶质完全溶解后得到淡绿色溶液A;
3). 向溶液液A中加入氯化锌,持续搅拌,待溶质完全溶解后得到绿色溶液B;
4).向溶液B中加入五水氯化锡,持续搅拌,得到绿色溶液,之后再加入硫脲或硫代乙酰胺之一,溶液由绿色转变为红棕色后又慢慢变为无色溶液C;
5).将FTO导电玻璃(掺杂氟的SnO2透明导电玻璃)倾斜置于溶液C中,然后将其置于微波炉,微波工作频率2.45GHZ,额定输出功率700W微波20min— 1h,之后随炉冷却至室温;
6).取出薄膜,依次用乙醇和蒸馏水清洗,即制得铜锌锡硫薄膜。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采用微波法制备CZTS薄膜,与真空制备方法相比,其不需要高真空等条件,从而降低了成本;而与油墨印刷等非真空制备方法相比,其制备不需要高分子溶剂,从而避免了残余碳的存在对太阳能电池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实例1所制备的铜锌锡硫薄膜的X射线衍射(XRD)图谱。
图2为实例1所制备的铜锌锡硫薄膜表面的扫描电镜(SEM)照片。
图3为实例1所制备的铜锌锡硫薄膜截面的扫描电镜(SEM)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优点,本发明决非仅局限于所陈述的实施例。
以下实施例中,采用德国Bruker公司Advance D-8 X射线粉末衍射仪(Cu Kα辐射,λ=1.5406?)测定所制备粉体的结构;采用Hitachi S-3500N电子显微镜测定所制备粉体的微观形貌。
实例1
1).量取80ml乙二醇;
2)称取二水氯化铜、氯化锌、五水氯化锡和硫脲,其中二水氯化铜为0.1M,铜、锌、锡、硫摩尔比为2:1:1:8;
3).在不断搅拌条件下,加入氯化铜,持续搅拌溶液,待溶质完全溶解后得到淡绿色溶液A;
4). 向溶液A中加入氯化锌,持续搅拌,待溶质完全溶解后得到绿色溶液B;
5).向溶液B中加入五水氯化锡,持续搅拌,得到绿色溶液,之后再加入硫脲,溶液由绿色变为红棕色后又慢慢变为无色透明溶液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66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