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尾气过滤降温系统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545968.3 | 申请日: | 2012-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72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 发明(设计)人: | 张远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远方 |
| 主分类号: | F01N3/033 | 分类号: | F01N3/033;F01N3/08;F01N3/04;F01N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50001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尾气 过滤 降温 系统 装置 | ||
汽车尾气过滤降温系统装置。汽车尾气过滤装置,是通过设置过滤箱将尾气有害成分吸收催化再排出,以保护环境为目的。具体是把原先用作消声器的那段改进,设计成消声过滤一体化的装置,首先把过滤箱设计为三层,上层顶部加工成可拆卸可密封的顶盖,上层空间用隔板分为多格、并在上层的下部呈对角线开长方形尾气通道。中层上设计贯穿上下两层的若干孔、在孔中放置石绵。下层是装溶液的容器,使尾气成之字形在过滤箱中贴着中层石绵转弯通过,让石绵通过水吸收有害成分并将它传递到下层溶液中,上层未净尾气进入下一个过滤箱再过滤。传递到下层的有害成分经循环催化后定时排出,通过多次处理完成对尾气的过滤。如果超标排放监测仪器自动记录在案成为处罚依据。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是把汽车原先用作消声器的那段改进,设计成消声过滤一体化的系统装置,根据汽车的排量和燃油燃烧产生废气的量来确定设计加工过滤箱的大小、长度和节数,过滤箱的设计为三层,上层顶部加工成可拆卸可密封的顶盖,上层空间用隔板分为三格,并且呈对角线在下部开长方形尾气通道,中层其实就是上下两层的隔板,在上面设计加工贯穿上、下两层的若干孔,在孔中创新性的使用石绵,利用石绵吸水功能和耐高温性,将上层贴着石绵经过的尾气有害成分、吸收传递到下层消毒液中。下层有供水系统经常保持额定液面。上层通过过滤剩下的尾气进入下一个过滤箱再过滤。从中层石绵传递到下层的有害成分经过消毒、分解、饱和后定时排出,由多节过滤箱过滤消毒处理后,完成对尾气的过滤,使排出的尾气达到了很高的清洁标准。如果车主和驾驶员不按语音提示定时加水和药品,整个过滤系统不再工作,安装在尾气出口的检测仪器、以超排开始到停止自动生成数据传输档案中心,作为执法部门处罚的依据。
所属技术领域:汽车尾气过滤降温系统装置
背景技术:
从内燃机研制成功到广泛应用,先进的交通工具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但是越来越多的汽车废气给环境造成污染,直接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尾气的温度引起全球的温室效应,受到全社会对尾气排放的关注,人们希望通过用稀土制成的三效催化剂来净化尾气、可是成本太高,用净化油料和二次燃烧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仍然没有将尾气净化到清洁的程度,对此国外先行了深入的研究,欧洲就制定了欧3排放标准,但是不管是哪个国家制造的汽车,其燃烧中必须有空气助燃,由于过滤空气的设施不可能长效的完全将空气中的杂质过滤干净,跟空气混合带入缸中的杂质在活塞环与缸体不停伸缩中会把缸体内经表面造成很多细小的道痕,由此必然引起发动机的部分机油参与燃烧,这种情况排出的废气污染程度更严重,在整个大气污染中汽车尾气占到了30-60%,在这种情况下,经多年研究找到了一种物理和化学相结合的过滤方法,即经济效果又好,这种方法能够将汽车尾气多次过滤之后达到很高排放标准,可以让人们赖以生存空气更清洁,对因大量的燃油燃烧而引起的温室效应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大大地减少碳的排放,使人们生活的环境更优美,身体更健康,让先进的交通工具推动社会更科学的向前发展。
发明内容
如图1所示:1、汽车燃烧排出的废气进口;2、过滤箱;3、 自动供水阀控制室;4、过滤后清洁的尾气出口;5、消毒液供应箱;6、设置在消毒液箱中的液压单极开关;7、语言提示器;8、车锁开关;9、定时控制电路板;10、电磁阀门;11、尾气检测信号发射器;12、与公安交警联网的系统中心;13、车身电源;14、过滤箱下层防高温产生的排气弯管;15、制风机;16、连接过滤箱顶盖夹层降温冷气管;17、连接过滤箱夹层的冷风管;18、排气口;19、排气口;20、电机泵;21、刹车水供应箱;22、供水箱控制开关;23、清洗过滤箱开关。
汽车尾气过滤系统装置由:过滤系统,消毒系统,降温系统,换水系统,回收系统,报警系统,监测系统七部分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远方,未经张远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59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