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次性手术扩张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45407.3 | 申请日: | 2012-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0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高澄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代理公司: |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 53110 | 代理人: | 张怡 |
地址: | 551200 贵州省黔南***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手术 扩张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外科手术中扩张组织、扩大和固定手术视野用的一次性手术扩张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临床手术中,特别是普外科手术中为了获得理想的手术视野,需要将手术切口保持良好的牵开状态,使深部组织和器官清晰显露,以加快手术的进行,现有的方法一般是依靠助手从两边用拉钩将切口拉开,效果差、稳定性差且浪费人力。
为此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腹部手术牵开器以代替人工牵引,将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取得了较好的使用效果。申请号为2010206553477、2010105848682的发明专利是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性广的手术牵开器,而且可全部采用医用塑料制造。但在实际制造过程中会出现因医护人员在调整高度的过程中用力过大将收带装置从主杆中拔出的现象,这就造成了使用不便和影响用户操作心理的问题,同时如果收带装置的插杆虽未完全拨出,但已超过设定的高度也会影响整体强度,造成插杆拉断的意外事故,必须加以克服。
此外,为了使手术牵开器具有足够的强度,其尺寸相对较大,这就造成使用的各类高强医用工程塑料的量较大,使得整体结构显得笨重,也不利于节能节材和环保的绿色发展理念,因此,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尽可能节能材料,降低成本也是此类手术器械发展的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结构简单、材料环保的一次性手术扩张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次性手术扩张器,由两个弹性扩张圈和圆筒状的隔离膜构成,所述弹性扩张圈分别连接在圆筒状的隔离膜两端,所述两个弹性扩张圈分别是撑开圈和置入圈。
进一步的,所述撑开圈的截面呈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置入圈的纵截面呈“8”字型。
进一步的,所述撑开圈和置入圈采用医用聚酰胺、热可塑性聚氨酯或橡胶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膜采用医用硅胶材料或热可塑性聚氨酯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撑开圈的外径为40~200mm。
进一步的,所述置入圈的外径为30~200mm。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膜围成的圆筒状通道最窄处的外径为15~200mm。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膜围成的圆筒状通道的长度为20~250mm。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1)、本发明的扩张器设计有多种型号,可以根据手术部位、切口大小的具体情况选择使用,适应性强。
(2)、传统的手术牵开器需要两名助手才能完成操作,费力繁琐,本发明的扩张器一人即可完成安装,大大提高了手术效率,且双排弹性扩张圈即截面呈“8”字形的置入圈的设计,使得翻动置入圈简单容易,流线型设计更为方便调节手术所需深度,其与撑开圈的吻合使得本发明外观更加美观。
(3)、本发明采用医用塑胶材料制作,成本低廉,推广性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次性手术扩张器,由两个弹性扩张圈和圆筒状的隔离膜3构成,弹性扩张圈分别连接在圆筒状的隔离膜3两端,两个弹性扩张圈分别是撑开圈1和置入圈2。
撑开圈1的截面呈圆形。
置入圈2的纵截面呈“8”字型。
撑开圈1和置入圈2采用医用聚酰胺制成。
隔离膜3采用医用硅胶材料制成。
撑开圈1的外径为80mm。
置入圈2的外径为80mm。
隔离膜3围成的圆筒状通道最窄处的外径为60mm。
隔离膜3围成的圆筒状通道的长度为150mm。
实施例2
一次性手术扩张器,由两个弹性扩张圈和圆筒状的隔离膜3构成,弹性扩张圈分别连接在圆筒状的隔离膜3两端,两个弹性扩张圈分别是撑开圈1和置入圈2。
撑开圈1的截面呈圆形。
置入圈2的纵截面呈“8”字型。
撑开圈1和置入圈2采用医用聚酰胺制成。
隔离膜3采用医用硅胶材料制成。
撑开圈1的外径为40mm。
置入圈2的外径为30mm。
隔离膜3围成的圆筒状通道最窄处的外径为1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高澄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高澄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54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硝酸钠/亚硝酸钠生产蒸汽自给系统
- 下一篇:行走式卷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