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碳的超高强钛合金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45343.7 | 申请日: | 201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5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葛鹏;马朝利;周伟;李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22C14/00 | 分类号: | C22C14/00;C22C1/03;C22F1/18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16***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强 钛合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元强化的亚稳β钛合金,具体涉及一种含碳的超高强钛合金。
背景技术
钛合金具有密度低、耐腐蚀和剪切模量低等优点,是理想的弹簧用材料。β钛合金具有良好的冷加工性及高的时效硬化效应,是弹簧用钛合金的首选材料。目前,β钛合金弹簧主要用于飞机制造中,与钢弹簧相比,大约减重70%,节约空间50%。现有的弹簧用β合金如美国的Ti-13V-11Cr-3Al、Ti-11.5Mo-4Sn-6Zr、Ti-3Al-8V-6Cr-4Mo-4Zr等。我国目前尚未在飞机制造中使用钛合金弹簧,但已经用Ti-5Mo-5V-8Cr-3Al、Ti-10Mo-8V-1Fe-3.5Al等合金进行了钛合金弹簧的制备及研究工作。这些亚稳β钛合金一般用于1200MPa~1400MPa的强度水平,进一步提高其强度将会使这些合金的塑性明显恶化,而且其疲劳强度一般低于800MPa(R=0.1,cycles=107)。有两个缺点限制了现有亚稳定β在非航空领域的应用:一是含有大量的同晶型β稳定元素,成本一般较高;另一个缺点是时效响应缓慢,析出相不均匀,导致材料疲劳性能不高。美国TIMET公司开发了低成本的β钛合金Timetal LCB(Ti-6.8Mo-4.5Fe-1.5Al),该合金时效后抗拉强度可以达到1500MPa以上,并保持着航空弹簧用钛合金的优异性能。Timetal LCB钛合金制备的悬簧在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的Lupo FSI汽车上获得成功应用,但该合金仍然存在析出相不均匀导致材料疲劳性能不高的问题。因此针对汽车等新的民用需求,急需开发适于弹簧制备的低成本且具有高疲劳性能的新型β钛合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良好加工性、时效响应快、疲劳性能高的含碳的超高强钛合金。该含碳的超高强钛合金适用汽车等非航空领域对超高强钛弹簧的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碳的超高强钛合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Al 1.5%~3%,Mo3.0%~5.0%,Cr 4%~6%,Fe 2.0%~3.5%,C 0.08%~0.16%,余量为Ti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该超高强钛合金固溶时效后室温抗拉强度为1400MPa-1650MPa。
上述的一种含碳的超高强钛合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Al 3.0%,Mo 5.0%,Cr 6.0%,Fe 2.0%,C 0.08%,余量为Ti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上述的一种含碳的超高强钛合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Al 2.7%,Mo 4.0%,Cr 4.0%,Fe 3.0%,C 0.13%,余量为Ti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上述的一种含碳的超高强钛合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Al 1.5%,Mo4.5%,Cr 5.5%,Fe 2.5%,C0.16%,余量为Ti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上述的一种含碳的超高强钛合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Al 2.0%,Mo 3.0%,Cr 4.5%,Fe 3.5%,C 0.11%,余量为Ti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为钛合金的常规制备方法:根据需要选择铝钼合金、低碳铬铁、钼铁合金、碳化铬与海绵钛按设计成分混合压制电极,经真空自耗电弧重熔法得到合金铸锭,合金锭在液压锻造机或锻锤等自由锻造设备上进行开坯锻造,在精锻机或自由锻设备上进行轧制棒坯制备,然后进行棒丝材轧制或拉制,经多火次或多道次的冷轧后进行退火或强化热处理得到最终成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含碳的超高强钛合金中Cr、Fe、C以铬铁合金和碳化铬粉的形式加入,该合金热塑性优良,固溶态可进行冷拉加工,固溶时效后抗拉强度可达到1500MPa以上,保持良好的塑性,与常见的亚稳定β钛合金相比,成本较低,冷、热加工性相当,时效响应更快,疲劳强度更高,易于生产,满足非航空领域弹簧应用对低成本超高强钛合金的需求。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未经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53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易拆装式热压印印字架
- 下一篇:颜料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