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解锁方法及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45184.0 | 申请日: | 201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4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张雷;皮晓晖;高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88 | 分类号: | G06F3/048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张耀光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解锁 方法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解锁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智能移动终端的使用人群已经逐渐平民化。为了防止移动终端触摸屏的误操作,通常用户会对移动终端上锁,这样只有在执行解锁操作后才能对移动终端进行使用。
目前在进行解锁时,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为基于设定的初始位置到终端位置的滑动解锁,即在两个端点通过解锁滑块进行滑动解锁;另一种方法通过将解锁滑块移动到某一事件控件对应的位置上,实现滑动解锁并触发进入该事件控件的操作页面。
目前的方式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目前均是通过将解锁滑块移动到指定位置上进行滑动解锁,所以存在保密性不高及解锁方式单一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解锁方法及终端。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解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记录碰触轨迹的起始坐标点、目标坐标点以及所述碰触轨迹;
判断记录的所述起始坐标点、所述目标坐标点及所述碰触轨迹是否与预先设置的解锁轨迹相一致;
当判断出记录的所述起始坐标点、所述目标坐标点及所述碰触轨迹与所述预先设置的解锁轨迹相一致时,执行解锁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记录的所述起始坐标点、所述目标坐标点及所述碰触轨迹是否与预先设置的解锁轨迹相一致,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起始坐标点至所述目标坐标点时碰触轨迹的各个坐标点;
判断获取的所述碰触轨迹的所述各个坐标点与所述预先设置的解锁轨迹上的坐标点是否一致;
当判断出获取的所述各个坐标点与所述预先设置的解锁轨迹上的各个坐标点坐标相一致时,则判断由所述起始坐标点移动到所述目标坐标点时的碰触轨迹与所述预先设置的解锁轨迹相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目标坐标点为一或多个,且每个目标坐标点对应一个事件触控点;
所述判断记录的所述起始坐标点、所述目标坐标点及所述碰触轨迹是否与预先设置的解锁轨迹相一致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碰触轨迹为所述预先设置的解锁轨迹,则判断所述目标坐标点的触控时间是否达到预设时间,当判断出所述目标坐标点的触控时间达到预设时间时,执行解锁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执行解锁操作,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坐标点对应的事件触控点响应解锁操作,并进入所述事件触控点对应的页面。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感应轨迹记录模块、解锁事件判断模块和解锁事件执行模块;
所述感应轨迹记录模块,用于记录碰触轨迹的起始坐标点、目标坐标点以及所述碰触轨迹,并将记录的结果发送给所述解锁事件判断模块;
所述解锁事件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感应轨迹记录模块记录的所述起始坐标点、所述目标坐标点及所述碰触轨迹是否与预先设置的解锁轨迹相一致;
所述解锁事件执行模块,用于当所述解锁事件判断模块判断出所述感应轨迹记录模块记录的所述起始坐标点、所述目标坐标点及所述碰触轨迹与所述预先设置的解锁轨迹相一致时,执行解锁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解锁事件判断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起始坐标点至所述目标坐标点时碰触轨迹的各个坐标点;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碰触轨迹的所述各个坐标点与所述预先设置的解锁轨迹上的坐标点是否一致;当判断出获取的所述各个坐标点与所述预先设置的解锁轨迹上的各个坐标点坐标相一致时,还用于进一步判断由所述起始坐标点移动到所述目标坐标点时的碰触轨迹与所述预先设置的解锁轨迹相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目标坐标点为一或多个,且每个目标坐标点对应一个事件触控点;
所述解锁事件判断模块,还用于当判断出所述碰触轨迹为所述预先设置的解锁轨迹时,判断所述目标坐标点的触控时间是否达到预设时间;
所述解锁事件执行模块,还用于当所述解锁事件判断模块判断出所述目标坐标点的触控时间达到预设时间时,执行解锁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解锁事件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坐标点对应的事件触控点响应解锁操作,并进入所述事件触控点对应的页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记录碰触轨迹,并在判断碰触轨迹与预先设置的解锁轨迹一致后,执行解锁操作,这样不但增添了解锁的多样性和趣味性,还在实现防止误操作的同时增强了保密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51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压直流负载冗余控制装置
- 下一篇:钩环用护套以及钩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