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音箱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44765.2 | 申请日: | 2012-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46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杨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杰士莱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20 | 分类号: | H04R1/2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浚雄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4254 | 代理人: | 刘各慧 |
地址: | 51089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音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音箱。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音箱,单个的扬声器的音乐重放频带都有一定的宽度,通常无法完全满足人耳 20-20kHz 这么宽的范围,因此,需要同时安装低音、高音驱动器,以获得相对较宽的频率范围。而为获得较好的音质,通常在低音驱动器上安装一号角,如在申请号为200620059127.1申请日为2006年5月19日授权公告日为2007年5月23日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音箱的结构,具体披露了此音箱的结构包括音箱箱体、低音驱动器、高音驱动器和号角,箱体内安装有两个低音驱动器和一个高音驱动器,三者的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且高音驱动器位于两个低音驱动器之间,高音驱动器及低音驱动器的振膜位于同一竖直平面。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两个低音驱动器和一个高音驱动器,能获得相对较宽的频率范围,而且中低音与高音同步,提高音质,获得独特的声音效果。当上述号角由于只有喇叭空腔,低音的传递路径短,而且,低音是直线传出,因此,低频重放的效果差。在如在申请号为200620059123.3申请日为2006年5月19日授权公告日为2007年7月25日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号角,该号角呈喇叭状,喇叭状的号角主体内成型有第一喇叭部和第二喇叭部,第一和第二喇叭部均包括基端、以及由基端呈喇叭状向外渐开的开口,第一和第二喇叭部的开口相连,并共同构成号角主体的开口。第一和第二喇叭部的开口均由向四个方向展开的端面构成,其中第一喇叭部的开口及第二喇叭部的开口均由四个斜面围设构成,且第一喇叭部和第二喇叭部通过其中一个相邻斜面连接。这种结构,首先,其在一个号角主体内设置两个喇叭口,提高其使用功能。另外,喇叭口的设计采用四面锥体呈渐开展开的结构可以保持声音在扩大、传输的过程中不会失真或降低音效品质。但由于只有喇叭空腔,低音的传递路径短,而且,低音是直线传出,因此,低频重放的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音箱,该音箱不仅能获得较宽的频率范围,而且,低音重放的效果好,音效品质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种音箱,包括箱体,箱体上设有高音出口和低音出口,在高音出口处安装有高音喇叭,在箱体内安装有低音驱动器,低音驱动器上连接有有号角;所述的号角包括直端、弯曲段及喇叭部;直端、弯曲段及喇叭部自低音驱动器到低音出口依次连接,直端的中轴线与喇叭部的中轴线相互垂直;直端内具有第一声音通道,在第一声音通道靠近低音驱动器的一端形成有喇叭口,靠近低音驱动器喇叭口的一端大于远离低音驱动器喇叭口的一端;在弯曲段内具有第二声音通道,第二声音通道的进音口的中轴线与第二声音通道的出音口中轴线相互垂直;喇叭部内具有喇叭空腔;所述的第一声音通道、第二声音通道和喇叭空腔相通。
上述结构,同时设置了高音喇叭和低音驱动器,则低音和高音混合后可得到较宽的频率范围。在现有技术中增加了直端和弯曲段,从而增长了低音的传输路径,根据公式Fc=c/4×π×L×Ln(S1/S0) 可知,(其中Fc 表示号角的截止频率; C:表示声音速度;L:表示号角的长度; S1表示号角的开口面积; S0:表示号角的喉口面积。),低音在号角中的传输路径长,则截止频率大,使得低音重放的效果好。另外,由于设置了弯曲段,在弯曲段内形成了弯曲的第一声音通道,当低音经第一声音通道、第二声音通道传输到喇叭空腔内时,第二声音通道的进音口的中轴线与第二声音通道的出音口中轴线相互垂直,则在第二声音通道内会发生反射和折射,从而优化低音音质,从而提高了低音个品质。再有,在第一声音通道上设置喇叭口,使得低音能更多的传输到第一声音通道内,提高对低音的利用率。
作为改进,在喇叭空腔内设有隔板,隔板包括进音导向段和出音导向段,进音导向段的截面为前大后小的锥形,出音导向段的截面为前小后大的锥形,进音导向段和出音导向段相连接。此结构,通过隔板将喇叭空腔分隔成两部分,这样,能提高使用功率;且将隔板设置成两段,且两段均成锥形,这样,进音导向段会顺畅的将低音导出,在出音导向段处低音被扩散,相对于现有技术,低音的音质更好。
作为改进,喇叭空腔的截面为四方形,进音导向段与相对的喇叭部内壁所成的角度为9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杰士莱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杰士莱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47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