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于NAT环境下的设备的通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44763.3 | 申请日: | 2012-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2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任军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天溯自动化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12 |
代理公司: | 江苏银创律师事务所 32242 | 代理人: | 何震花 |
地址: | 21001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于 nat 环境 设备 通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2P通信技术。
背景技术
由于IPV4地址的数目有限,不能满足给每台主机分配一个全球唯一IP地址,以用于相互之间的通信,而NAT技术的出现,解决了该问题,它使得多台主机可以共享一个IP地址。P2P技术在Internet中的应用,使得用户之间的沟通和交互变的更直接和便捷,但NAT技术的存在,给P2P的发展带来了障碍,于是出现了一些穿越NAT的技术。
NAT技术的原理: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即网络地址转换,它通过端口映射技术,将私有网络中的IP地址,临时绑定一个合法的公网IP地址,私网IP地址可以通过该公网IP地址与外网通信。NAT技术的出现减轻了IPV4地址匮乏的压力,同时也保护了内部网络,使得外网无法直接访问内部网络。
P2P技术原理:P2P,Peer To Peer,即点对点或者对等联网,每个结点既是客户机又是服务器,结点直接通过直接通信实现文件信息共享、数据处理等。
由于NAT不允许外网主机主动访问内网主机的特性,使得公网上的主机不能主动访问NAT后面的主机,而在不同NAT后面的主机更是因为无法识别而不能相互P2P通信。现有的解决该问题的穿越NAT技术有反向连接技术、UDP打洞技术(UDP Hole Punching)、中转(Relaying)技术等。
反向连接技术:该技术只用在只有一方位于NAT后面的情形,所以该技术的缺点很明显,当通信双方都位于各自的NAT后面时,该技术行不通。
中转技术:它的原理是使用第三方服务器,为通信双方的通信做转发,只要双方都跟服务器相连,那么通信总是成功的,但是该技术的有点是可靠性高,缺点是效率低,而且数据量大时,会造成服务器的负荷过载。
UDP打洞技术:它的原理是借助第三方服务器,使得通信双方都主动向对方发送消息,从而在各自的NAT设备上都留了一个“洞”,对方消息通过该洞,进入NAT内部,实现了通信。当双方都能够P2P通信后,就不需要服务器了。该技术的有点是速度快、效率高,缺点是可靠性和成功率受NAT设备类型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
1、NAT环境下设备P2P的通信;
2、提高连接建立的成功率;
3、提高通信效率,减少服务器负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方案是:
一种处于NAT环境下的设备的通信方法,包括服务器和通信终端对。通信终端对是在服务器中事先指定的两个通信终端,其中一个终端事先设置为主终端,另一个终端为从终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SDP信息的生成与交换。SDP是指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即会话描述协议。SDP信息包括:私有地址和端口、公网地址和端口、服务器中转地址和端口。主终端和从终端分别登录服务器后,服务器生成相应的SDP信息。服务器将主终端的SDP信息和从终端的SDP信息发送给主终端和从终端,主终端和从终端获得通信终端对双方的SDP信息。
S200:通信链路的测试与选择。主终端根据获得的自身的SDP信息和从终端的SDP信息设定链路优先级,根据优先级建立链路并测试链路,根据测试结果确定通信链路。如果高优先级的链路测试失败,则建立低优先级的链路并测试,直到所有的链路测试都失败;如果链路测试成功,则使用该链路进行通信。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包括:
1)效率高。如果通信终端对处于同一NAT环境下,则通信终端对直接通信;如果不处于同一NAT环境下,则优先走公网IP进行直接通信,这种P2P通信方式速度快,效率高。
2)成功率高。当因NAT设备类型或者防火墙等原因导致穿越NAT不能走P2P方式时,可以通过服务器转发方式,辅助设备进行通信,从而提高了穿越的成功率。
3)时延小。在选择连接通路时,根据网络环境按优先级、定时器等选择通路,从而确保了选择的通路效率高、时延小。
4)降低了服务器的负载。优先使用P2P方式,服务器只是辅助连接,并且当通信双方P2P连接建立起来以后,不需要服务器的辅助,从而降低了服务器的负载。
附图说明
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1、通信终端对的指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天溯自动化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天溯自动化控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47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等离子体肿瘤治疗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阴道炎治疗仪的恒功率输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