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体通信装置中的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544311.5 | 申请日: | 2012-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41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 发明(设计)人: | 陈弘;聂泽东;罗德军;段长江;胡必祥;戴荣新;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H04W52/02 | 分类号: | H04W52/02;H04W74/08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吴平 |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人体 通信 装置 中的 数据 发送 接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人体通信装置中的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体域网(WBAN)包含一系列低功耗、微型化、侵入式或非侵入式无线传感器节点,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与外界的通信,可应用于医疗保健、消费电子、个人娱乐等多项服务中。无线体域网以人体为中心,包括与人体相关的各网络元素,由这些网络元素组成通信网络。其中网络元素包括个人终端,具体可以是分布在人体周围一定范围内的介质上、衣物上及在人体内部的传感器、组网设备等。
无线体域网的底层规范标准—IEEE 802.15.6于2012年颁布,规定了人体通信(Human Body Communication,HBC)技术作为该标准的三个物理层技术之一。人体通信技术是以人体为通信信道,传感节点与人紧密贴合(表面贴或者植入式等),通过电容耦合或者交流电耦合的方式在人体进行信息传输,这种技术的通信功耗低,有利于延长设备的生命周期。在以人体为通信信道的无线体域网中,介质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协议决定人体通信中信道的使用方式,在节点之间分配有限的人体信道通信资源,用来构建无线体域网的底层基础结构。MAC协议处于无线体域网协议的底层部分,对无线体域网的性能有较大影响,是保证无线体域网高效通信的关键网络协议之一。无线体域网没有为MAC协议设计紧急突发数据传输,而无线体域网无论是在娱乐应用的流传输中,还是医疗应用的紧急突发医疗数据传输中,及时有效地进行紧急突发数据的传输都是非常必要的。但到目前为止,无轮是在有网络协调器还是没有网络协调器的无线体域网内,都不能及时有效地实现紧急突发数据的传输。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紧急突发数据传输的在人体通信装置中的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
一种人体通信装置中的数据接收方法,包括:
发送信标帧;
接收日常数据;
在接收所述日常数据后,进入休眠状态,在所述休眠状态中保持随时被唤醒响应紧急突发数据状态;
接收唤醒信号后进入准备接收紧急突发数据状态并接收紧急突发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以所述信标帧为界划分超帧周期,在接收紧急突发数据后还包括步骤:进入休眠状态并判断是否达到超帧周期,若否,维持所述休眠状态,若是,执行所述发送信标帧的步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发送信标帧后还包括全网同步校准步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收日常数据为在第一权限时隙内接收日常数据,所述接收紧急突发数据为在第二权限时隙内接收紧急突发数据,所述第二权限时隙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权限时隙的长度。
一种人体通信装置中的数据发送方法,包括:
接收信标帧;
发送日常数据;
在发送所述日常数据后,进入休眠状态,在所述休眠状态中保持自唤醒响应紧急突发数据状态;
启动自唤醒响应紧急突发数据,并发送紧急突发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接收信标帧后还包括进行时钟校准步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送日常数据为在第一权限时隙内发送日常数据,所述发送紧急突发数据为在第二权限时隙内发送紧急突发数据,所述第二权限时隙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权限时隙的长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以所述信标帧为界划分超帧周期,在发送紧急突发数据后还包括步骤:
进入休眠状态并在收到所述信标帧前维持所述休眠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启动自唤醒响应紧急突发数据,并发送紧急突发数据的步骤包括:
对信道是否空闲进行侦听;
若是,发送紧急突发数据;
若否,继续侦听至空闲时间超过帧间间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侦听到信道空闲后,发送紧急突发数据之前还包括随机退避的步骤,不同节点的随机退避的时间不同。
上述人体通信装置中的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中,传输完所有的日常数据后进入休眠状态,但在休眠状态中保持随时对紧急突发数据的响应状态;在自唤醒或被唤醒响应紧急突发数据后,进行紧急突发数据的传输。日常数据和紧急突发数据在不同权限时隙进行传输,避免了发生碰撞。实现了在进行日常数据传输的同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紧急突发数据的传输。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人体通信装置中的数据发送方法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43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