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构建XML脚本流程引擎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44164.1 | 申请日: | 201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7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谢元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45 | 分类号: | G06F9/445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100086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构建 xml 脚本 流程 引擎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信行业业务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构建XML脚本流程引擎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对业务的需求变化越来越快,通过编码测试上线传统的方式已经很难满足客户抓住热点快速响应的需求。因此,如何能快速的开发出客户提出的业务场景,像微软的visio一样通过画流程图生成业务流程所需要的代码,是现有技术中有待迫切解决的一项技术问题。本发明即是基于这点,通过XML脚本流程引擎来自动快速地生成需要的代码,为客户快速地开发出需要的业务场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构建XML脚本流程引擎的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开发业务场景不够快速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构建XML脚本流程引擎的方法,包括:
步骤1,采用XML格式配置业务流程的脚本;
步骤2,读取全部脚本,并将脚本存入脚本容器;
步骤3,获取脚本中所述类型的构件模块,并将动态库模块中与相应构件模块对应的功能函数读入至该构件模块中,再将构件模块存入脚本中对应的构件容器中;
步骤4,从脚本容器中读取第一个脚本,执行该脚本中的开始构件模块,并获取开始构件模块的下一个构件模块;
步骤5,执行该构件模块,并进入相应的构件容器中执行业务流程;
步骤6,获取该构件模块的下一个构件模块,重复执行步骤5,直到执行到退出构件模块。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配置的脚本结构包括脚本名、构件模块、开始构件模块编号和构件容器。
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读取全部脚本具体包括:
步骤21,将脚本存储目录、动态库存储目录、日志存放目录和动态库文件配置成基本配置文件,并存储进后台系统;
步骤22,根据基本配置文件中的脚本存储目录读取全部脚本。
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将脚本存入脚本容器具体包括:每一个脚本对应有唯一的编号,将脚本按编号顺序依次存入脚本容器中。
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的构件模块包括开始构件模块、退出构件模块、结束构件模块和/或复合构件模块。
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脚本中的每一个构件模块对应有唯一的编号。
进一步,所述步骤5还包括:
步骤51,若该构件模块为退出构件模块,则结束构建XML脚本流程引擎;
步骤52,若该构件模块为结束构件模块或复合构件模块,则获取下一个脚本,并返回执行步骤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XML脚本流程引擎自动快速地生成需要的代码,快速地为开发出客户提出的业务场景。通过本发明,对技术人员来说能更加专注技术实现,而不必关注业务的逻辑;对业务人员以及维护人员来说,可以更加清楚的关注业务的逻辑性是否合理与正确,而不必钻入代码中看代码。通过该引擎还可以更加方便的管理技术的积累,减少重复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构建XML脚本流程引擎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实施例一是一种构建XML脚本流程引擎的方法,包括:
步骤1,采用XML格式配置业务流程的脚本。其中,配置的脚本结构包括脚本名、构件模块、开始构件模块编号和构件容器。
步骤2,读取全部脚本,并将脚本存入脚本容器。
其中,读取全部脚本具体包括:
步骤21,将脚本存储目录、动态库存储目录、日志存放目录和动态库文件配置成基本配置文件,并存储进后台系统;
步骤22,根据基本配置文件中的脚本存储目录读取全部脚本。
而步骤2中将脚本存入脚本容器具体包括:每一个脚本对应有唯一的编号,将脚本按编号顺序依次存入脚本容器中。
步骤3,获取脚本中所有类型的构件模块,并将动态库模块中与相应构件模块对应的功能函数读入至该构件模块中,再将构件模块存入脚本中对应的构件容器中。这里的构件模块包括开始构件模块、退出构件模块、结束构件模块和/或复合构件模块等,且每一个构件模块对应有唯一的编号。
步骤4,从脚本容器中读取第一个脚本,执行该脚本中的开始构件模块,并获取开始构件模块的下一个构件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41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强度不锈钢履带板
- 下一篇:一种大型关节轴承的拆卸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