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灌装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44112.4 | 申请日: | 201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3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李顺;文子健;黄文明;陈家翘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冠浩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3/06 | 分类号: | B65B3/06;B65B3/34;B65B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16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灌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包装行业中的机械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灌装机。
背景技术
自流式液体灌装机,是利用液体的液位压力差把液体灌装到容器里面,其工作方式是把液体泵到高于灌装嘴的液位然后让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往下流,利用控制时间来确定液体的灌装量,属于一种等重量灌装机,目前在业内普遍存在一个问题是灌装的精度比较差,其原因是储液箱内的液体液位是通过高低两个液位检测器来通知加液泵在低液位时补充液体,在高液位时停止补充液体,这样高低液位检测器之间必定有一个高度差。在液体在灌装时,液体自储液箱内通过灌装嘴流到容器里面,在液位高的时候液压大,在液位低的时候液压小,由于其是通过一定的时间来控制灌装量的,这样就导致了高液位与低液位灌装的容量不同,随着现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对于灌装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种自流式灌装的模式逐渐被高精度流量计灌装方式所取代,而流量计灌装的机械设备成本远高于自流式灌装的机械设备,且清洗困难,维护比较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灌装机,既能保证灌装的精度又能使得设备易于清洗、维护且成本低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灌装机,包括灌注泵系统、储液箱和过度稳液箱,所述过度稳液箱位于所述储液箱上方且连接所述储液箱,所述灌注泵系统连接所述储液箱和所述过度稳液箱,所述过度稳液箱内设有相互连通的进液槽和灌装槽,所述进液槽连接至所述灌注泵系统,所述过度稳液箱内还设有使过度稳液箱的液面保持稳定的溢流槽,所述溢流槽连接至所述储液箱。
较佳地,所述过度稳液箱内沿长度方向设有一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过度稳液箱分隔形成所述进液槽和所述灌装槽,所述灌装槽的至少一端进一步分隔出至少一所述溢流槽。
较佳地,所述灌装槽的两端各分隔出一所述溢流槽,且所述灌装槽于所述的两个溢流槽之间进一步分隔出多个子灌装槽。
较佳地,所述隔板上设有多个连接口,所述进液槽通过各所述连接口连通至各所述子灌装槽。
较佳地,所述溢流槽的下方设有连通至所述溢流槽的溢流口,所述溢流口上连接有管道,所述管道连通至所述储液箱。
较佳地,所述进液槽下方设有连通至所述进液槽的管道口,所述管道口上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连接至所述灌注泵系统。
较佳地,所述灌注泵系统设有灌注泵、第一角阀、三通、第二角阀和补料管道,三通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角阀,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角阀,第三端连接至灌注泵的进液口,所述第二角阀的另一端连接至补料管道,所述灌注泵连接至所述连接管。
较佳地,所述储液箱设有出液口,所述第一角阀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出液口上。
较佳地,还包括机架、输送带、灌装升降机构、拦截定位接余料机构和控制系统,所述的储液箱、过度稳液箱、输送带、灌装升降机构、拦截定位接余料机构和控制系统均位于所述机架上方,所述的灌注泵系统、储液箱、输送带、灌装升降机构和拦截定位接余料机构均连接至所述控制系统,所述储液箱位于所述输送带的后侧,所述灌注泵系统位于所述输送带的下方和所述机架的一侧且还连接外设储液筒,所述灌装升降机构位于所述储液箱的前侧,所述灌装升降机构设有多个灌装嘴,所述灌装升降机构上安装有气缸、导柱和多个灌装阀,各所述灌装阀下端连接有一所述灌装嘴,所述灌装嘴通过所述气缸驱动沿所述导柱做上下运动,所述拦截定位接余料机构位于所述输送带输送方向的两侧,所述灌装槽连接至所述灌装升降机构的灌装嘴。
较佳地,所述灌注泵系统的灌注速度大于所有灌装嘴的灌注速度之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灌装机由于所述过度稳液箱内还设有连接至所述储液箱的溢流槽,溢流槽可使过度稳液箱的液位在灌装的时候始终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面上,使得在重复灌装的时候灌装嘴的液体出口处液体的压强始终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从而提高了灌装机的灌装精度,且清洗方便。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发明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灌装机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灌装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升降机构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拦截定位接余料机构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的过度稳液箱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冠浩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冠浩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41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