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氨生产装置及氢氮比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43984.9 | 申请日: | 201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1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奇;郑国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蓝德三元智能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C1/04 | 分类号: | C01C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杨小双 |
地址: | 239300 安徽省滁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氨 生产 装置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氨生产装置及氢氮比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当用氢(H2)和氮(N2)合成氨(NH3)时,要求原料气的氢氮比为3,所谓的氢氮比控制就是通过对加N2量的调节来使合成塔内的H2/N2达到设定值。在我国主要用煤来合成氨,其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为生产合格的合成氨原料气,煤气发生炉内的化学反应将是一个吸热反应,为维持炉温必须将吹风阀送入的空气所产生的空气煤气放空(或部分放空),放空时蒸汽阀关闭。现有的氢氮比控制方法为:根据合成塔H2含量(或氢氮比)的高低,来改变加氮阀空气入炉量或放空时间。虽然现有的氢氮比控制工艺能够保证氢氮比基本合格,但会导致炉温变化甚至炉况严重恶化,如:由于煤气发生炉炉温升高,导致CO+H2的产量增大,为保证氢氮比合格,就应该加大加氮阀空气入炉量,这样便进一步导致炉温升高,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从而导致炉况不稳及氢氮比不稳,严重制约造气炉稳产、高产、节能的生产追求,亟待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合成氨生产装置及氢氮比控制方法,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氢氮比控制不影响总空气入炉量,实现氨生产的稳产、高产和节能。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合成氨生产装置,包括:氢氮比控制装置、造气炉控制装置、加氮阀、放空阀、吹风阀、造气炉、变换净化装置、合成塔;
所述造气炉控制装置,接收氢氮比控制装置输出的总加氮空气量Qtn(t)和总空气入炉量设定值Qta(t),并产生加氮阀空气入炉量Qn(t)、排放到大气的空气入炉量Qh(t)和吹风阀空气入炉量Qa(t);Qn(t)通过加氮阀,Qh(t)通过放空阀,Qa(t)通过吹风阀进入造气炉,并经过变换净化装置后到达合成塔生成氨;
其中,Qtn(t)=Qn(t)+Qa(t)-Qh(t)
Qa(t)=Qta(t)-Qn(t)
优选地,以每循环阀门的开关时间来表示入炉空气量时,所述Qa(t)=Qta(t)-Qn(t)具体为:
T1=Tta-Khc*T2-Knc*Tn或
Tta=T1+Khc*T2+Knc*Tn
其中,
Tta——总风时间;
Khc——回收至吹风每秒空气入炉量的折算系数,其大小取决于系统阻力;
Knc——加氮至吹风每秒空气入炉量的折算系数,其大小取决于加氮阀与吹风阀的管径比及系统阻力。
优选地,所述Khc取值范围为0.1~1。
优选地,所述Knc取值范围为0.01~1。
一种氢氮比控制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4中所述的合成氨生产装置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总风设定值Tta;
依据氢氮比控制装置的输出确定Tn及T2;
依据式Tta-Khc*T2-Knc*Tn,获得T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氢氮比控制不影响总空气(含富氧空气)入炉量,如氢氮比控制需增大加氮阀空气入炉量时,将自动减少吹风阀空气入炉量,即保持总风不变。因此,使用本工艺控制氢氮比不仅合格率高且炉况稳定,对于一个年产10万吨合成氮的工厂来说,年效益可达500万。
发明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煤头合成氨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氢氮比控制结构及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合成氨生产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氢氮比控制装置、造气炉控制装置、加氮阀、放空阀、吹风阀、造气炉、变换净化装置、合成塔。具体生产过程为:造气炉控制装置,接收氢氮比控制装置输出的总加氮空气量Qtn(t)和总空气入炉量设定值Qta(t),并产生加氮阀空气入炉量Qn(t)、排放到大气的空气入炉量Qh(t)和吹风阀空气入炉量Qa(t);Qn(t)通过加氮阀,Qh(t)通过放空阀,Qa(t)通过吹风阀进入造气炉,并经过变换净化装置后到达合成塔生成氨。上述气体量之间的关系为:
Qtn(t)=Qn(t)+Qa(t)-Qh(t) (1)
Qa(t)=Qta(t)-Qn(t) (2)
现有的氢氮比控制不对吹风阀进行控制,而仅对加氮阀和放空阀进行控制,不能保证氢氮比控制不影响总空气入炉量(总风);本发明的氢氮比控制不仅对加氮阀和放空阀(烟囱阀)进行控制,而且还依据式(2)对吹风阀进行控制,保证了氢氮比控制不影响总空气入炉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蓝德三元智能系统集成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蓝德三元智能系统集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39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