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边坡自动排水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43882.7 | 申请日: | 201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60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韩斌;吴爱祥;胡凯建;韩思愉;王贻明;王洪江;尹升华;仪海豹;于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10 | 分类号: | E02D3/10;E02D1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排水系统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排水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可应用于疏干露天边坡、公路铁路边坡和水电边坡内赋存的渗流水,实现边坡的自动疏干的边坡自动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露天边坡、公路铁路边坡等内往往富含有大量积水,其来源主要包括雨水渗入、上部边坡或山体内的积水渗入、甚至包括溪水灌入等多种途径。边坡内积水对边坡稳定性十分不利,主要表现在:(1)一般岩石干燥状态下的强度往往是其饱水状态强度的1-2倍,因此干燥的边坡稳定性明显高于含水边坡;(2)如花岗斑岩、泥岩、泥质砾岩、蒙脱石等诸多岩石存在遇水泥化、崩解的特征,其岩体强度因此迅速降低,边坡稳定性随之降低;(3)构造带往往是导致边坡失稳的关键,构造带内岩体破碎,含断层泥,具有明显的雨水泥化特征,其摩擦阻力将随之迅速减小;(4)边坡内含水量增加,将导致边坡自重增大,失稳趋势增加。如暴雨过后引发的山体滑坡,均源自于上述原因。因此,最大限度疏干边坡内积水,对维护边坡的稳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疏干露天边坡内积水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在边坡内凿水平孔(孔口稍向下倾斜以利排水),孔内安置排水管,积水自动流出;另一种是凿垂直孔,采用抽水泵等方法抽出。第一种方法是常用的一种排水方法,其不足是施工成本高,须在边坡形成的过程中及时施工排水孔,如果错过最佳施工期,边坡一旦形成,因无作业平台,几乎无法补充凿排水孔,第二种方法适用于边坡坡面距离与泄水区距离比较远,水平孔排水距离过长、施工难度极大的边坡疏水;或者边坡开挖后期出现渗水,人员和设备难以在已形成的陡峭边坡施工,只能在边坡台阶施工的区域。采用垂直孔疏水,缺点如下:(1)通常采用潜水泵将疏水孔内渗出的积水抽出,不仅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露天坑内架设动力电缆,还必须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潜水泵的运行,如果是野外公路铁路边坡的长期疏水,则该种方法实施困难更大;(2)一般潜水泵扬程与泵体直径成正比,小体积泵扬程小,必须采用大体积泵才能满足边坡疏水要求,因此须采用φ265mm等大直径孔,存在凿孔成本高、施工速度慢等缺陷;(3)垂直疏水孔内安装的潜水泵一般为清水泵(渣浆泵体积大),由于孔内泥污较多,损耗非常大;(4)垂直疏水孔内积水的渗入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抽水是一个较快的过程,如果管理不善,抽水泵很容易因空转而烧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之一,提出了一种边坡自动排水系统,当汇水孔22内的积水达到预先设定的水位时,自动排水系统的触发机构自动启动,依据虹吸原理,汇水孔22内的积水通过抽水管23、排水管19排至边坡下部。当汇水孔22内积水排至设定的最低水位24时(即抽水管23插入汇水孔22的最底端),自动排水系统停止工作,待汇水孔22内水位再次达到设定高度时,该装置会再次启动并排完汇水孔22内积水。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边坡自动排水系统,由储能装置、触发装置及排水装置组成;所述的储能装置由储水箱(3)、蓄能箱(4)、出水管(11)、水箱连通管(17)、止水塞(10)组成;所述的触发装置由悬浮筒(20)、刚性浮筒杆(13)、导向筒(15)、弹性连接绳(12)、限位螺母(14)、导向杆(7)、浮球(8)、刚性压杆(9)组成;所述的排水装置由抽水管(23)、单向阀(16)、排水管(19)组成;
其特征在于:储水箱(3)与蓄能箱(4)由水箱连通管(17)相连;
悬浮筒(20)位于边坡的汇水孔(22)内,刚性浮筒杆(13)垂直穿过导向筒(15),位于导向筒(15)上方的刚性浮筒杆(13)上端装有浮筒杆限位螺母(14),刚性浮筒杆(13)顶端与弹性连接绳(12)一端相连,其底端与悬浮筒(20)相连;弹性连接绳(12)另一端与活动连接于出水管(11)顶端管口处的止水塞(10)相连,其中出水管(11)位于蓄能箱(4)底面;浮球(8)为一轴心具有上下贯通通孔的密闭体,一空心的刚性压杆(9)顶端固定于浮球(8)的通孔底端;蓄能箱(4)内侧顶面竖直安装有导向杆(7),导向杆(7)直径小于浮球(8)通孔及刚性压杆(9)的内径,由上至下依次穿过浮球通孔和刚性压杆,浮球(8)通孔及刚性压杆(9)可沿导向杆(7)上下浮动;其中,导向杆(7)、浮球(8)、刚性压杆(9)、止水塞(10)、以及出水管(11)的轴线重合,出水管(11)底端管口与排水管(19)连通;
抽水管(23)一端通过单向阀(16)与排水管(19)相连,另一端插入汇水孔(22)内部;单向阀(16)控制水流方向由抽水管(23)流向排水管(19);所述的排水管(19)管口的高度低于抽水管(23)管口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38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阀板密封阀
- 下一篇:模拟不同形式、组合丁坝对水流和泥沙作用的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