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局部平滑回归的脑功能区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43831.4 | 申请日: | 201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6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田捷;冯璐;刘建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5/055 | 分类号: | A61B5/055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戎志敏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局部 平滑 回归 功能 定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局部平滑回归的脑功能区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以其高时空分辨率,非侵入式等特点在神经疾病诊断治疗和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fMRI一般指基于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 level-dependent,BOLD)的磁共振成像,它通过测量由神经活动引起的脑血流和脑血氧等成分变化而造成的磁共振信号变化来反应脑活动。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受到刺激条件或经历病变时脑的磁共振图像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利用脑功能区定位,可以找到某些刺激条件特异性的大脑激活区。
随着fMRI技术的发展,高分辨率fMRI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高分辨率成像使得研究人员可以看清精细尺度的神经活动情况,一些以前存在争议的问题也有望得到解决。但是,现存的脑功能区定位方法并不适用于高分辨率成像数据的分析。传统的基于单体素的脑功能映射图的方法,如广义线性模型,依赖于空域高斯平滑滤波。空域平滑滤波会掩盖掉高分辨率成像特有的有价值的细节信息。然而,我们又不能简单摒弃空域平滑滤波。因为平滑滤波在增强功能对比度噪声比方面、提高统计假设的有效性方面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假如不做空域平滑滤波,最终生成的脑映射图类似椒盐噪声,而不是通常见到的团状激活图。在设置一定的阈值之后,产生的是一些零散、细小的激活区,难以和噪声区分开来。另外,高分辨率fMRI是以损失功能对比度噪声比为代价获得高分辨率的。所以,简单地摒弃空域平滑滤波是不可取的。
为解决这一问题,一种被称为“探照灯”的方法出现了。这种方法直接使用在未经平滑滤波的数据上,可以保存数据的细节信息。“探照灯”方法的基本思想是:(1)“探照灯”方法考虑“探照灯”内的所有邻域体素,而传统的基于单体素的广义线性模型一次只考虑单一体素;(2)“探照灯”方法求解一个多变量多元线性回归问题,而传统的基于单体素的广义线性模型求解的是一个单变量多元回归问题;(3)“探照灯”方法采用马氏距离作为衡量不同刺激条件引起大脑活动差异的测度,而传统的基于单体素的广义线性模型采用欧氏距离衡量不同刺激条件引起的大脑活动差异。尽管“探照灯”方法相比较与之前的方法有了很大进步,但是并没有充分利用邻域体素的信息。它使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多变量多元线性回归问题,表面上看是同时利用了“探照灯”内的所有体素信息。实际上,这种无规则化的优化问题等价于单体素多元回归问题。也就是说,在没有任何约束的情况下,这种对多个体素进行联合回归的方法等价于对其中每一个体素进行单体素回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局部平滑回归的脑功能区定位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基于局部平滑回归的脑功能区定位方法,包括:
S1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并确定设计矩阵X;
S2以体素vi为球心、r为半径建立球形选区,提取球形选区中所有体素的时间序列;
S3根据球形选区内所有体素的时间序列和设计矩阵形成目标函数,并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
S4计算体素vi的条件特异性效应;
S5转向下一个体素vi+1,然后重复步骤S2至步骤S4,直到对全脑每一个体素都进行过上述步骤为止;
S6为全脑映射图设定阈值,从而得到和刺激条件相关的脑功能区定位图。
基于单体素的回归和基于高斯平滑滤波的广义线性模型都可以视为本发明的特例。本发明还可以被整合进“探照灯”方法所使用的框架,在求得回归系数之后计算不同预测子系数之间的马氏距离。通过调节超参数α和β,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平滑效果,从而实现更加灵活、精确的脑功能区定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采用不同方法进行脑功能区定位的结果对比图,(A)是用广义线性模型处理未经平滑滤波的数据的结果;(B)是用广义线性模型处理经过平滑滤波的数据的结果;(C)是“探照灯”方法的结果;(D)是本发明方法的结果;
图3是以超参数α和β为自变量、聚合度为因变量绘制的等高线图,等高线刻度显示的是当前聚合度的值,(a),(b)和(c)分别来自三个典型被试的数据;
图4是单纯使用“探照灯”方法和将本发明方法与“探照灯”方法框架相融合的效果对比图,(a)是在几个经典的感兴趣区域上,两种方法的检测率,(b)是在这几个经典的感兴趣区域上,两种方法探测到的感兴趣区域的体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38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