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渗漏充料头及其充料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43780.5 | 申请日: | 2012-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7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霍箭东;王忠鹏;欧祥印;孙德春;姜有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北方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39/00 | 分类号: | B65B3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渗漏 充料头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料灌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渗漏充料头及其充料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石油化工、医药、染料、油漆、食品等领域,在制作产品时需要对物料进行灌装,大部分物料与空气接触就会发生氧化反应、容易挥发或者能够产生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的液态物料,其计量灌装所用的充料头均采用滑动密封的方式,一般采用人字圈或者O型圈进行密封,当充料头的底阀开关时物料会从密封圈处渗出,渗出的物料会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会发生板结,则会进一步损坏密封装置,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并且如果渗出的物料挥发出有毒气体则会泄露到空气中造成污染,损害人体健康或存在爆炸危险,给用户带来诸多不便。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更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渗漏充料头及其充料方法,以避免充料头在充料灌装过程中出现渗漏物料的情况,提高充料头运行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渗漏充料头,其包括连接三通,所述连接三通的一端与进料管相连接,另一端与充料管相连接,其中,所述连接三通的剩余端设置有一压盖,所述压盖与所述剩余端之间设置有弹性密封件,所述剩余端内设置有能滑动的缓压塞,所述缓压塞与所述弹性密封件相连接,所述缓压塞向下滑动带动所述弹性密封件向下弹性形变,打开所述充料管进行灌装充料。
所述的无渗漏充料头,其中,所述压盖上方设置有一底阀支架,所述底阀支架上设置有一底阀气缸,所述底阀气缸上设置有延长杆,所述延长杆与所述底阀气缸的气缸杆相连接,所述延长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压盖与所述弹性密封件相连接,所述延长杆用于控制所述弹性密封件向下或向上运动。
所述的无渗漏充料头,其中,所述弹性密封件包括内环与外环,所述内环与所述外环形成一容纳腔,所述缓压塞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与所述剩余端之间,所述缓压塞上设置有一竖直布置的阀杆,所述阀杆与所述内环向连接,所述阀杆自所述内环向下延伸经过所述连接三通的腔体并穿出所述充料管,所述阀杆的端头设置有充料塞,所述充料塞能打开或关闭所述充料管;所述阀杆向下运动带动所述充料塞脱离所述充料管,所述充料管进行灌装充料。
所述的无渗漏充料头,其中,所述缓压塞能从所述容纳腔滑入所述连接三通的腔体,或者从所述连接三通的腔体滑入所述所述容纳腔。
所述的无渗漏充料头,其中,所述外环设置在所述压盖上。
一种充料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无渗漏充料头内的弹性密封件向下弹性形变,带动缓压塞向下运动,打开所述无渗漏充料头的充料管进行灌装充料;待灌装充料完毕后,弹性密封件向上弹性形变,带动所述缓压塞向上运动,关闭所述充料管。
所述的充料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具体的还包括:
A1、底阀气缸的气缸杆推动延长杆向下运动,所述弹性密封件向下弹性形变,所述缓压塞从容纳腔滑入连接三通的腔体内,同时带动阀杆向下运动,使充料塞脱离所述充料管,进行灌装充料;
A2、待灌装充料完毕后,所述气缸杆推动所述延长杆向上运动,所述弹性密封件向上弹性形变,同时带动阀杆向上运动,使充料塞塞入所述充料管。
所述的充料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2还包括:所述缓压塞从所述连接三通的腔体滑入所述容纳腔内,使所述连接三通的腔体内形成负压,从进料管吸入物料,所述腔体内的部分物料自所述缓压塞与所述连接三通之剩余端的间隙进入所述容纳腔内。
本发明提高的一种无渗漏充料头及其充料方法,抛弃传统充料头的滑动密封形式,采用柔性静密封装置,严格控制密封点,并且弹性密封件向上弹起时在连接三通的腔体内形成负压,同时配合充料管端头设置充料塞的结构,做到了充料头密封处无泄露,使充料头处杜绝渗漏情况的发生,并且本发明结构紧凑,运行稳定安全,降低了本发明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无渗漏充料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充料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渗漏充料头及其充料方法,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北方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长春北方仪器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37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