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振动式可越障破冰铲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43766.5 | 申请日: | 2012-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9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郭宏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宏斌 |
主分类号: | E01H5/12 | 分类号: | E01H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8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振动 越障 破冰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野外公路与城市街道上清除冰雪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野外公路与城市街道清除冰雪,一般大都采用人工或推土机进行,费时费力还效率不高。国家专利局虽然有300多项与清雪有关专利提出,并且市场上也有部分清雪机出售,但大多存在这样那样问题。所以现在仍然需要继续提出功能更好的实用清雪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标,就是要提出一种更为实用的清除道路路面冰雪的装置。
为了实现这样目标,提出的一种振动式可越障破冰铲,是由可向后偏转的除雪铲下部边缘(5)、破冰铲铲体(1)、用于安装破冰铲铲体的上部与下部滑动杆(3、4)、前上部与前下部滑体(7、11)、后部滑体(9)、各种结构的起振器(12、15、19、23、24、36)、弹簧(10、17)、支架体及外壳(16)为主构成;其特征在于:在破冰铲铲体(1)的后部,安装上下二层可各自独立移动与转动的滑动杆(3、4)、以及在滑动杆(3、4)的后方,安装前上部与前下部滑体(7、11),并且在进行越障时,是通过破冰铲铲体(1)上部,相对除雪铲下部边缘(5)进行上下移动与旋转,前下部滑体(7)向后下方的滑体后移凹坑(21)移动、所引起的破冰铲下部向后旋转来进行;而破冰铲的振动破冰,是由前、后部滑体(7、11、9)、起振器(12、15、19、23、24、36)与弹簧(10、17)的共同控制来进行;振动式可越障破冰铲与提供动力机车连接的悬挂系统,也应连接在支架体与外壳(16)尾部的中上部部位,以便使振动式破冰铲在前后滑动破冰与越障过程,可一直都保持近水平的运动状态。
振动式可越障破冰铲,一般安装在常用除雪铲下部,制作为具越障与振动破冰功能除雪铲,并且这样的具越障与振动破冰功能除雪铲,即可单独安装在清雪车的前后部,也可与其他清扫装置、吹雪装置等各种相关部件,共同组成功能更完善清雪车。所以这确实是一种应用范围广泛的破冰清雪功能部件。
附图说明:
下面就让我们结合附图,对本清雪装置的一些特征进行一下补充说明。
图1是安装起振装置的其中一种可越障破冰铲最主要工作部件侧视示意图。
图2是去除最上部支架体与外壳部分后的图1最主要工作部件下视示意图。
图3-8是其中几种安装起振装置的可越障破冰铲最主要工作部件侧视示意图。
图9是与部分越障破冰铲配套的上部的动力与传动系统最主要部件分布示意图。
图内;1破冰铲铲体 2 铆钉或螺栓 3 上部滑动杆 4 下部滑动杆5 除雪铲下部边缘 6 除雪铲下部边缘旋转轴 7 前下部滑体 8 滑体前下部的三角状延伸体 9 后部滑体 10 引力弹簧 11 前上部滑体 12 偏心轮式起振器 13 限位杆 14 上部滑体后方回型支架体 15 三角形起振器16 支架体及外壳 17 压力弹簧 18 悬挂系统 19 斜槽式起振器 20可受力偏转性连接结构 21 滑体后移凹坑 22 具有三角形或正方形插入孔的可滑动传动套杆 23 普通偏心轮 24 曲轴式起振器 25 牵拉杆式破冰铲进退控制器 26 动力传动轮 27 从动轮 28 传动链条 29 旋转轴 30 链条伸展方向定位轮 31 锥形传动齿轮 32 三角形或正方形的旋转动力传动杆 33 牵拉杆 34 固定可替换铲刃体的螺栓 35 可替换铲刃体 36 钟表指针式起振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书的各附图内,绘制的都是振动式可越障破冰铲的部分主要部件,这样的振动式可越障破冰铲主要部件,组装在一起后,就可将它们安装到除雪铲下部,组装成振动式可越障除雪铲。而这样的振动式可越障除雪铲在工作过程,它们可通过安装液压马达等各种动力装置,来提供振动式破冰铲工作所需的动力。也可通过万向节等传动轴,将来自牵引车辆等的旋转动力传递到除雪铲内,然后再通过传动装置,将旋转动力改变为可越障破冰铲,或安装可越障破冰铲推雪铲的前后振动移动动力。还可在振动式可越障破冰铲的上部或后方,加装柴油机、电动机等,为可被临时车辆挂载型除雪铲下部的振动式可越障破冰铲振动提供工作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宏斌,未经郭宏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37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