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血液保存抗凝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43625.3 | 申请日: | 2012-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3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大鹏;吕春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大鹏 |
主分类号: | A61K47/18 | 分类号: | A61K47/18;A61P7/08;G01N1/28;A61K35/14;A61K47/12;A61K47/04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高军宝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血液 保存 抗凝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用于血液保存的抗凝剂。
背景技术
临床输血工作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使用的血液保存液有关。临床输注库存血液后可导致受血者血K+等升高,且库存时间与增加幅度成正比。科学合理的改良血液保存抗凝剂,提高临床输血及血液检测等工作质量,已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延长血液保存时间的新型血液保存抗凝剂。
其技术解决方案如下:一种新型血液保存抗凝剂,其300ml中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份:10g丙酰胺谷氨酰胺、0.45g氯化钠、7.6g枸橼酸钠,余量为纯水。血液采集时,标准枸橼酸钠液与采集血液体积比按1:9。
枸橼酸钠是国际上最通用的抗凝剂,是ACD等血液保存液中基本抗凝物质,具有抗凝及阻止溶血发生等作用,应用十分广泛。丙氨酰谷氨酰胺通常作为肠外营养药使用,适用于分解代谢和高代谢状况的患者,可在血液中迅速分解为丙氨酸和Gln。Gln可减少和对抗自由基对机体组织器官的损伤,提高血浆中谷胱甘肽水平及机体抗氧化水平,其被酶解产生NH4增加红细胞膜的流动性及对机械压的抗性,减少自由基对红细胞膜的损伤而产生保护作用,对红细胞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同时,应急状态下机体对Gln的需求增加,外源性补充Gln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血红蛋白含量,并对危重病患者具有降低感染率等显著治疗作用。提示血液保存液中按比例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在有效保护输注红细胞的同时,还可产生提高受血者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充分表明本发明在临床输血及血液检测等工作中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应用后将产生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新型血液保存抗凝剂,其300ml中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份:10g丙酰胺谷氨酰胺、0.45g氯化钠、7.6g枸橼酸钠,余量为纯水。
随着血液保存期的延长,红细胞中钾离子从细胞内扩散到细胞外,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也逐渐降低,红细胞逐渐变形且脆性增加易发生溶血。血K+含量高低成为保存红细胞膜稳定及红细胞代谢程度的重要标志。据此取得本发明与标准枸橼酸钠抗凝剂的对比试验数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参加同时间无偿献血的部队官兵10人,均为男性,汉族,年龄18~23岁,体检结果均正常。
1.2 方法
1.2.1 血液抗凝剂新型方法
选取市购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四川科伦,50ml:10g)加0.9%氯化钠注射液50ml稀释,稀释液按1:2比例加入3.8%枸橼酸钠液制成新型血液保存抗凝剂。
1.2.2 血液采集方法
选取20只试管均分为A、B组。A组为实验组,1~10管中分别加入3.8%枸橼酸钠液0.2ml和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稀释液0.1ml;B组为对照组,1~10管分别加入3.8%枸橼酸钠液0.2ml。采集10名官兵未抗凝静脉血,按1~10顺序分别对应加入到A、B2组的1~10抗凝试管中各1.8ml,充分摇匀,放置到4℃冰箱保存。
1.2.3 检验方法
选择采血后第3、6、9、12天,应用OlympusPu-2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按操作规程进行采集抗凝静脉血的血K+测定。
1.3 统计学方法
检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选择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组间比较采用均数t检验,P<0.05为具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采血后第3、6、9、12天检测,测定A、B2组抗凝血标本的血K+数值均高于正常(正常值为3.5~5.5mmol/L)。采血后第3、6、9、12天取得血K+数据分组为Ⅰ-Ⅳ组,Ⅰ-Ⅳ组间A与B分别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血液标本随放置时间延长,其血K+测定数值不断升高,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采血后第16天B组可见溶血,采血后第19天A组发现肉眼可见溶血。
Ⅰ-Ⅳ组的同组A与B比较:Ⅰ t=3.088, P<0.05,有显著性差异;Ⅱt=0.792, P<0.5,无显著性差异;Ⅲt=0.168, P<0.5,无显著性差异;Ⅳ t=0.331, P<0.5,无显著性差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大鹏,未经李大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36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用钢锭大减径成形管模毛坯的方法
- 下一篇:个人认证装置以及个人认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