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现场简易组装式超长静载基准梁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543603.7 | 申请日: | 2012-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5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 发明(设计)人: | 李广平;何玮山;戴思南;毛良基;庞忠华;杨眉;谢永桥;陈丽丽;张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李海波;侯莉 |
| 地址: | 5105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现场 简易 组装 超长 基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桩基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现场简易组装式超长静载基准梁。
背景技术
基桩竖向静载试验是确定桩基承载力最直观、最可靠的方法。在进行基桩竖向静载试验时,支墩荷载对地基土的作用会引起基准点的变形,即基准桩会随地基土的竖向位移变化而上升或者下沉,而放置在基准桩上的基准梁也会随基准桩做上升或者沉降运动,由于检测受检桩位移的百分表安装在基准梁上,因此,基准梁的位移会直接影响受检桩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规定:对大直径桩静载试验,当基准梁长度达到12m或以上时,其基准桩与受检桩、锚桩(或压重平台支墩)之间距离仍不满足下表所示设计要求时应当对基准桩位移进行监测。
受检桩、锚桩(压重平台支墩)和基准桩之间的距离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对基准桩位移进行监测的简易办法是在远离支墩处用水准仪或张紧的钢丝观测基准桩的竖向位移,但是该技术规范并未提及如何采用观测到的基准桩位移数据来修正测量获得的桩基沉降数据。而且,国内也未见有可准确修正桩基沉降数据的方法。另外,对大吨位堆载支墩出现明显下沉的情况,国内也尚未出现可靠的沉降测量方法。
在实际工程中,现有做法是以二级观测所得的数据来修正测试的桩基位移数据,二级观测即是监测基准桩位移,一般是采用水准仪或张紧的钢丝观察基准桩的竖向位移。但是,这种方法的缺陷在于:⑴以二级观测所得的数据来修正测试的桩基位移数据,由于没有统一的修正方法,使得整个基准系统的不确定度增加,所得的修正数据可能存在较大误差;⑵当使用水准仪进行二级观测时,水准尺的安装和观测存在较大困难,易于造成二级观测数据的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简单易行、安装简易快捷、可确保试验数据结果准确性、稳定性良好的现场简易组装式超长静载基准梁,在处理桩基位移数据时,无需采用二级观测所得数据进行修正,避免了因修正导致的桩基位移数据误差加大。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现场简易组装式超长静载基准梁,包括两个并列排布的梁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本体的长度至少为12米且使承载梁本体的基准桩的设置位置满足设计要求;每个梁本体均由数个拼接梁对接组装而成,即所述拼接梁之间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相连。
本发明梁本体的长度由基准桩的设置位置确定,而基准桩的设置位置满足《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的规定,即此时无需对基准桩位移进行监测,避免了采用二级观测,基准桩远离支墩并与受检桩保持足够长的距离,保证了桩基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另外,本发明的结构简单,梁本体是由拼接梁组装而成,因此在现场能够快速完成拼接,工作效率较高,而且稳定性良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拼接梁采用H型工字钢,所述工字钢的上翼缘、下翼缘及腹板分别通过螺栓连接结构对应连接,即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采用螺栓连接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螺栓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板及锚固部件,所述连接板包括上、下连接板及侧连接板,所述上、下连接板分别水平设置在实现对接的两个所述工字型钢上翼缘及下翼缘的两面上并由锚固部件固定;而所述侧连接板设置在该两个工字型钢腹板的两面上,所述侧连接板与腹板的板面相贴合并由锚固部件固定。锚固部件可以采用螺栓和螺母。由于梁本体的长度较长,因此梁本体的挠度较为明显,拼接梁的连接部位从多方向进行连接固定,可以减小梁本体的挠度,进一步提高桩基位移数据的准确性。
为了减少外界对基准梁的扰动,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两个梁本体之间增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将两个梁本体连接成一体。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连接杆斜向设置且并列排布,相邻设置的两个连接杆整体呈V字形。V字形排布可以使得梁本体的连接更为稳定,进一步减少外界对基准梁的扰动。
本发明还具有以下实施方式,所述连接杆采用条状钢板,所述条状钢板锚固在梁本体上;或者所述连接杆采用钢筋,所述钢筋焊接在梁本体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显著的效果:
⑴本发明避免采用二级观测,因此不必使用二级观测所得数据修正桩基沉降数据,基准桩远离支墩并与受检桩保持满足设计要求的距离,确保了桩基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⑵本发明结构简单,基准梁是由拼接梁组装而成,因此在现场能够快速完成拼接,而且稳定性良好。
⑶本发明简单易行,拼接梁之间连接结实紧密,工作效率较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未经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36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