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43572.5 | 申请日: | 201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8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凡;李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恒律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9 | 代理人: | 章社杲;孙征 |
地址: | 065001 河北省廊坊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分布式 能源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对分布式能源系统进行优化控制的方法,包括:
步骤A,根据通过负荷预测算法得到的负荷预测结果以及预测优化算法对未来某一时间段内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运行策略进行预测优化,从而获得优化的所述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运行策略;
步骤B,接收现场传感器采集的实时环境数据和所述分布式能源系统中各设备的实时运行数据;
步骤C,根据所述实时环境数据以及动态负荷预测算法预测下一时刻所述分布式能源系统的预测的实际负荷;
步骤D,根据所述预测的实际负荷、所述分布式能源系统中各设备的实时运行数据及优化的所述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运行策略对所述分布式能源系统进行实时优化得到所述分布式能源系统最优的设备控制点;
步骤E,计算所述分布式能源系统从当前状态到所述最优的设备控制点的动态最优路径,按照所述动态最优路径控制所述分布式能源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A进一步包括:根据历史环境数据及历史负荷数据对负荷预测模型进行校正,基于校正后的负荷预测模型得到负荷预测数据;以及,根据历史设备运行数据对一个或多个第一设备模型进行校正,从而得到由校正后的一个或多个第一设备模型构成的第一分布式能源系统模型;以及,使用预测优化模型对未来某一时间段内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运行策略进行预测优化,其中所述预测优化模型为将根据负荷预测模型得到的负荷预测数据应用到所述第一分布式能源系统模型进行优化计算;或
步骤B进一步包括:接收楼控系统传送的实时负荷数据;以及,所述方法在步骤B之后还包括存储接收的所述实时环境数据、所述设备的实时运行数据、所述实时负荷数据;或
步骤C进一步包括:根据历史环境数据及历史负荷数据对动态负荷预测模型进行校正;使用校正后的动态负荷预测模型和所述实时环境数据来预测下一时刻所述分布式能源系统的预测的实际负荷;或
步骤D进一步包括:根据历史设备运行数据对一个或多个第二设备模型进行校正,从而得到由校正后的一个或多个第二设备模型构成的第二分布式能源系统模型;以及,使用实时优化模型对分布式能源系统进行实时优化,其中所述实时优化模型为将根据动态负荷预测模型得到的实际负荷、所述各设备的实时运行数据和优化的所述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运行策略应用到所述第二分布式能源系统模型进行优化计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
步骤A中所述的预测优化是指在满足所述负荷预测结果的前提下对所述分布式能源系统进行整体时空优化,所述运行策略包括下述策略的任一或任意组合:
能源生产设备启停时间;
能源生产设备运行状态;
储能设备的储存和释放策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
步骤D中所述的实时优化是指在满足所述预测的实际负荷的前提下根据所述设备的实时运行数据进行优化,所述设备控制点包括下述策略的任一或任意组合:
能源生产设备的可控运行参数;
储能设备的存储和释放策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环境数据包括以下之一或任意组合:室外温度、室外湿度、照度和风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A进一步包括:基于系统性能目标对未来某一时间段内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运行策略进行预测优化,所述系统性能目标包括:系统能耗最低或者系统使用最经济或系统工作效率最高。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测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为:使得分布式能源系统在未来某一时间段内总的能耗最低或者系统使用最经济或系统工作效率最高的目标函数;
所述预测优化模型包括以下优化变量:能源生产设备启停时间和能源 生产设备运行状态,以及储能设备的储存和释放策略;
所述设备模型为能量关系模型。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为:使得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能耗最低或者系统使用最经济或系统工作效率最高的目标函数;
所述实时优化模型包括以下优化变量:能源生产设备的可控运行参数及储能设备的储存和释放策略;
所述第二设备模型为运行参数与能耗关系的数学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357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动力室内净化空气的方法及其结构
- 下一篇:硬质铝合金铸锭